本篇文章3403字,读完约9分钟
许多骗子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向中国老人的家伸出援手!
本周《财新周刊》的封面故事是关于“以房养老”的骗局:数百名老人被“以房养老”引诱到局里,最终陷入债务危机,面临失去房产的绝境。这一报道使得中安的民生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这不是中安的民生问题第一次被媒体曝光。3月中旬,《经济观察报》揭露了“老人院”的骗局。
原本以为“养老有房”,谁知道钱家两个空
数百名老人被骗了
我想“为老年人提供一所房子”,每月按时领取“养老金”,以改善我的生活。但最终,不仅没有“养老金”,最后一栋房子也被骗了。这就是忠安县被民生欺骗的老年人的现状。
“签合同的时候,说‘给老人提供房子’的项目是按月支付的,但是从2019年1月开始,我的银行卡里就没有钱了。此外,贷款人不断打电话催还,否则,我就用我的房契拍卖我的房子。”3月12日,住在北京海淀区的60岁老奶奶王兰花(化名)兴奋地告诉《经济观察报》。
据奶奶说,她第一次抵押房子得到300万,抵押房子的年利率是24%;然后,她用月工资为老年人购买产品,年利率为5%,所以她每个月能收到12500元。
月薪到底是多少?它是中国民生的产物。
在这里,每个人都必须找到线索。老年人抵押他们的房子,以24%的年化利率借款,他们得到的产品年化收入为5%。忠安的民生可以说是空老人抵押的300万元。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从北京市海淀区忠安民生一站式服务大厅了解到,许多有过类似王兰花经历的老年人与忠安民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忠安民生”)签订了“资产养老服务产品”合同,购买了忠安民生旗下的养老产品。还有所谓的“资产”,也就是说,这些老人拥有价值数百万的房子。
欺骗老人进入套房的5个步骤
让老年人把房子带到亚洲贷款。如果你自己贷款,老人会得到几个月的利息。中安民生是如何实施这个骗局的?主要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吸引老年人理解“为老年人做家务”
深入社区,散发关于老年服务的传单,组织旅游等。,并让一些老年人上钩,从而让老年人在一个特别温暖的气氛中了解“老年人住房”。
第二步:让老年人抵押财产和借钱。
据《经济观察报》披露的情况,中安民生的业务员首先估计一位老人的财产约为330万元。
推销员很快就把老人带到北京房管局,把他自己的户口本抵押给了一个人。老人与个人签订了一份总额为300万元的借款合同,贷款利率为每月2%,每年24%,基本上是符合的上限。
毫无理由,这位老人突然借了一笔准高利贷,每个月都要付给投资者利息。
如果老人老了,不能抵押唯一的套房,他们会带老人去公证,先把财产转移到孩子的名下,然后抵押贷款。
第三步:给老人还钱,然后等老人上钩
有了300万元的贷款,老年人一般可以在不还钱的情况下获得前一两个月的收入。中安民生与老年人签订协议,规定老年人每月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本息由中安民生支付,中安民生养老应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时间、金额和方式代表乙方履行还款义务。
第四步:吸引老年人购买中国民生银行的投资产品。
老人与中安民生签订了“资产养老服务产品”合同,并以自己300万元的贷款直接购买了中安民生的产品,作为“月薪”产品。
本质上,是老年人用房地产作为抵押。最快的速度是只在老人的书里呆一个小时,然后迅速地把它转移给其他人或资产管理公司,然后买一个月投资产品,一年的年化回报率为5%。
第五步:撤退,老人的房子不见了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很久,老年人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仍然可以获得兴趣。但后来中安民生停止支付所谓的“养老金”,于是“月薪”的利息也停止了。
持有房契的投资者没有收到钱,开始向老人收取各种各样的钱。这时,老人的梦醒了。他们不得不处理讨债,他们在这里得不到所谓的“养老金”,他们可能会被起诉。因为借贷是真实的。
至少有17位老人被3100万人欺骗
有多少老人被骗了?
去年,一项判决给出了一个数字:2015年,至少有17名老年人被骗,他们的一名同伙被监禁并被判终身监禁。
根据赵海佳刑事一审诈骗案的判决,2014年底,中安民生掌握了大量老年客户,但“以房养老”项目未能实施,与经济困难的赵海佳一拍即合。
老年客户的主人赵海佳,主要是由中安民生公司推荐的。
常规及以上,经中安民生业务员介绍,老人与赵海佳火星公司达成协议。借款后,老年人用这笔钱投资公司的项目,从中老年人可以获得高回报,并承诺年利率在5%至6%之间,他们可以每月获得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养老金。
那么,这位老人的房子抵押给谁了?据报道,目前很多资助者都是Meifang.com的会员,每年的会员费是1000元,他们下载了Meifang.com的应用程序,里面包含了按揭贷款的信息。
许多贷款人还表示,在他们愿意通过与Meifang.com签约来借钱后,他们会被另一个中介联系,并告诉他们,只要合同到期,如果业主不偿还贷款,他们就可以拍卖房产。
因此,在这一波操作中,Meifang.com拿了佣金,中南民生骗了本金,老人一无所有。
实际的控制器被怀疑失去联系
该公司还表示,将进行升级和转型
中安民生平台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5亿元,是一个专注于为老年人提供产业发展和服务的专业综合平台。
中安民生官方网站广泛转发了媒体关于中国实行“户对户养老保险”的报道,并在服务协议中强调,将为国家养老政策的实施提供“资产养老”服务。然而,财新记者了解到,其养老产品的本质与国家提倡的有很大不同,许多中安民生声称的“合作机构”都与之拉开了距离。
据田延超介绍,中安民生养老的法定代表人李嘉豪也是实际控制人。北京中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是李嘉豪的公司,李嘉豪占96%。
然而,据报道,何胜阳是忠安民生的实际掌控者,目前已经失去联系。
在众多老年人集体“讨债”的压力下,3月10日,中安民生发布了“辟谣声明”。
与此同时,3月9日,中安民生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提议进行“升级改造”,预计时间不会超过6个月。3月24日,民生银行发布了一封由法定代表人李嘉豪签字的信,信中指出,民生银行在配合经济调查和自查的同时,还对资产和项目进行了清点,制定了有效的还款计划。此外,据说如果公司的转型达到预期,所有问题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解决。如果公司的转型没有达到预期,它将通过转让资产和债权以及运营现有项目来保障每个人的权益,这可能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
3月25日,一篇名为《忠安民生发展转型的救赎方案》的文章发表。其中,文章指出了三个赎回方案,并将通过六大项目的利润来保证后续的赎回,但被媒体挑了出来。
经济学家:这是欺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表示,“老年住房”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减轻一些家庭养老的压力,通过向正规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方式,每月获得一定的补充养老金,从而提高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然而,这一政策被一些肆无忌惮的机构视为收取不义之财的空。
自2014年6月“老年住房”试点工作开始以来,这一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响。到目前为止,只有几家保险公司开展了这项业务,发出的订单数量很少。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老年人住房指导意见》,但在实施中仍存在许多困难,尤其是缺乏配套的落地规则。此时,一些民营非保险机构跃跃欲试,一些机构利用政策漏洞打“擦边球”,甚至一些不合格的投资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也卷入其中,从而犯下了“逐户养老”式的欺诈行为。
“老人院”的骗局被揭穿后,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评论说这是骗局!节目视频长达15分钟:
李长安教授认为,为了防止此类案件再次发生,一方面,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开展“逐户养老”业务的公司的资质。虽然相关政策强调正规保险公司是开展此类业务试点的主要单位,但并不禁止对非保险公司设置限额。即便如此,信息的合法性、正式性和透明度的要求仍然是审计一个公司是否有能力和诚信开展这项业务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那些打着“为老年人提供住房”旗号从事欺诈活动的个人和企业必须依法受到严厉惩罚,非法成本应该增加,使他们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老年人应该提高预防意识,抵制高利率的诱惑。在金融领域,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作为一个低风险承受能力的群体,老年人不应该盲目地听各种高回报。特别是对于住房的主要家庭财产,不应该轻易交给非正式机构随意抵押。当然,孩子应该给老人更多的照顾。当老年人选择“逐户养老”模式时,他们应该给出更多的建议,以尽可能避免被欺骗。
标题:原以为以房养老 谁知钱房两空!上百名老人被骗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