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8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太伟

为方便继续扎扎实实的审批服务,解决“多头运行、往返运行、排长队”和“窗口人员忙时不均”的问题,桂安新区行政审批局(政务中心)在原有分类基础上设立项目建设、企业设立、运营和管理。在综合税收四个综合窗口的基础上,深化和再加压、优化和整合新区13个部门的269项审批服务,开放“一目一窗口”

贵安新区“一窗通办”已审批事项近万件

系统集成“一个网络”。改变以往窗口人员只与一个后台审批部门对接的操作模式。在充分征求驻政务大厅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性地开发了贵州省政务服务网审批服务系统前端综合受理平台,开辟了前台和后台数据渠道,前台工作人员将通过该平台接受所有审批业务。平台根据部门和办公室的职责,自动将业务推送到相应的审批后台,使所有的审批服务项目都可以在线转移,整个流程都可以在线完成和审批,保证了申请信息的及时推送、审批数据的顺畅流转和业务处理的快速高效。同时,细化了申请材料的验收标准,增加了验收点的自动提示功能。在窗口受理业务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申请材料的审查要点和注意事项,降低前台受理的难度,提高窗口的服务效率。

贵安新区“一窗通办”已审批事项近万件

前台集成了“一个窗口”。改变“一对一”的传统模式,即只在一个窗口中处理单个部门的事务,将原来的四类综合窗口整合为一个无差别的综合受理窗口。申请人可以在任何一个综合窗口提交申请材料,而不必在不同的部门和窗口之间来回切换,形成了一对多审批服务的新模式。过去,企业设立和项目建设一个窗口每天平均处理的件数分别为42件和2件。“一窗通项目”实施后,单个窗口平均处理件数约为20件,有效解决了窗口忙闲不均、部分窗口等待时间长、部分业务季节性集中处理的问题。严格划清前台受理和后台审批职责,深化“受理-审核-认证”管道审批管理,全面形成统一受理、统一认证、随机流转、随机审核、随机踏勘、随机监管的格局。“两个统一、四个随机”的审批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单件、单人合同”的审批模式,实现了“不管审核、审核、签发”和“车间式”

贵安新区“一窗通办”已审批事项近万件

“按顺序”整合要素。按照统一要求,对269个项目进行重组,逐项细化和完善《行政审批标准及申请材料验收要点清单》,明确项目名称、设置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审批流程和审批标准等38个要素,逐项规范材料名称、数量和法定形式要求。明确标注会议纪要等规范性文件部分填充或替代的申请材料;对于有格式要求的申请材料,应按照“申请人只能参照格式文本规范填写报告”的标准编制格式文本,以保证申请人能够理解和处理事务,窗口工作人员能够“按订单接收”,为申请人提供规范、无差别的政府服务,尽量减少审批服务的随意性。

贵安新区“一窗通办”已审批事项近万件

人员整合的“快速管理”。在实施“一个窗口,所有项目”之前,进行集中培训和轮训。坚持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相辅相成,提高窗口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实施轮岗培训,对原项目建设、经营管理和企业设立的窗口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交叉轮岗,使所有窗口人员具备接受所有派驻事项的基本能力。一个窗口实施后,及时开展“一对一帮助”活动,后台审批人员轮流到窗口前台指导业务受理,帮助窗口人员熟悉业务。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一窗通”实施后,窗口人员能很好的处理好每一件物品,不出差错,提供优质的服务。到目前为止,培训已经集中了6次,80多人次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

贵安新区“一窗通办”已审批事项近万件

“一个窗口办公室”运行以来,共办理审批服务项目9189项,极大地提高了窗口工作效率,减少了群众的等待时间,受到了广大工商企业的广泛好评。

标题:贵安新区“一窗通办”已审批事项近万件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