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03字,读完约6分钟

本报记者钱

在过去的一年里,人身保险业务的转型自然引起了业内最大的关注,而以责任保险为代表的非汽车保险业务的突然出现也赢得了很多关注。相比之下,在财产保险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汽车保险业务却相当缺乏。在商用车票价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商用车保险取得了一定的改善和突破,但总体来看,商用车保险并没有完全摆脱发展中的暂时困境。2019年已经到来,随着保险业继续向高质量发展,汽车保险应该成为保险业自我创新的重要注脚。那么,商业汽车保险的春天在哪里,离我们还有多远?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商业票价被改变并向前推进

过去一年,监管当局继续推进商业票价改革。

2018年3月,原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商业车险自主定价范围的通知》,调整了四川、山西、福建、山东、河南、厦门和新疆的自主承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在相应范围内制定商业车险独立承保系数和独立渠道系数费率的调整方案,报监管部门批准后使用。2018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试行商业汽车保险自主定价改革的通知》,放开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利润相对较好的广西、陕西和青海的自主定价权。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在监管当局努力推进新一轮商业票价改革的过程中,他们也频频对车险市场的混乱局面亮剑。去年2月,监管机构同时披露了9项行政处罚决定,都指向了汽车保险的混乱局面。鉴于保险公司恶性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手续费率上升,去年7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商业汽车保险费率监管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实行“报告与银行业务相结合”,保险公司向中国保监会报告的手续费应与实际经营成本相一致。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平安证券分析师陈文认为,监管的早期阶段主要是门槛监管,门槛监管对市场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预计后一阶段的门槛监管将逐步放松或撤销,数据的真实性有望提高。费用率监管将成为后期监管的重点,而保险监管的下沉和银行监管体系向地、县两级的延伸也为后期费用率监管奠定了基础。预计监管部门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费用比例监管,并采取追究个人责任、暂停业务等有效措施对违规保险企业进行监管,费用比例预计后期将逐步下降。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汽车保险困境亟待打破

根据行业交流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汽车保险费同比增长率仅为5%,而财产保险业的保险费增长率约为13%。

中国商业汽车保险保费收入增长放缓和汽车销售速度下降的趋势趋于一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11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49.8万辆和254.8万辆,同比下降18.9%和13.9%,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同比下降20.5%和16.1%,且下降趋势持续扩大。相关数据还显示,2018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2532.5万辆和254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6%和1.7%。在新车销量下降、汽车保有量逐渐饱和、商业票价改革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下,汽车平均保险费率有所下降,因此不难理解汽车保险费率的增长率较弱。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称,预计2018年商业汽车保险费增长率将在3%左右,预计2019年将降至0-3%的增长率;2018年和2019年汽车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率预计在3%至5%之间,如果继续放开汽车保险费率系数,汽车保险费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

商业汽车保险业务的差异化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统计,2016年和2017年,汽车保险业的承保利润分别为59亿元和74亿元,市场占有率前三位的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分别为120亿元和138亿元。换句话说,除了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保险公司外,其他保险公司汽车保险承保利润的总损失分别达到61亿元和64亿元。2018年,中小保险公司在汽车保险业务中的困境没有得到改善。2018年上半年,20家车险保费收入在7亿至50亿元之间的保险公司均出现承保亏损,总亏损24.36亿元,平均承保利润率约为-7%,综合费用率高达48%是其背后的主要原因。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因此,在保费增长放缓的同时,商业车险市场的竞争无序问题也亟待解决。此前,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车险市场高成本恶性竞争问题尤为突出,部分公司将派息率下降带来的改革红利异化为竞争性资本,导致车险费用居高不下。虽然监管通过实施“报告与银行一体化”和促进行业自律等措施改善了上述状况,但据记者了解,一些中小企业已逐步突破自律的利率限制。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春天不远了。

尽管汽车保险业务仍未走出目前的困境,但它并非没有春天的曙光。从国外商业票价改革的经验来看,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方面,监管推动商业票价改革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市场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商业票价改革的初衷之一是让消费者受益。从数据来看,随着商用车保险覆盖率的不断提高,保险覆盖水平也有所提高,人均保费持续下降。平安证券研究报告还指出,商业票价改革初期的“高保险低补偿”和“无责任无补偿”问题,反映出定价基础薄弱且粗放,缺乏行业标准,这也是商业票价改革的问题。触发因素之一,目前,这些问题是通过修改条款来解决的;在2003年的第一次收费改革尝试中,由于保险公司缺乏定价数据库和利率限制过度自由化的问题,该行业遭受了大规模的损失。然而,商业收费改革的这些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汽车保险的定价也从单一的保额或新车购买价格转变为综合考虑汽车、安全和维修经济等诸多因素。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另一方面,车险市场的许多新机遇也为商业车险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据相关统计,截至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221万辆,具有巨大风险保障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急需制定专属保险条款和费率方案,为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发展提供动力。据中国保险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新能源汽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征求意见。

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从目前汽车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来看,随着商业票价改革的深入,保险公司自主定价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据等保险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改善汽车保险定价模式,走出过去的“价格战”泥潭,也是现实的需要。同时,借助科技手段,中小保险公司也可以弥补渠道、网点和人员上的劣势,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积极探索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汽车寿险服务,从而探索新的需求和业务增长点。

标题:保费增速疲软 商业车险的春天有多远?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