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5字,读完约3分钟
除了正规的保健品销售渠道外,各地还存在一些保健品诈骗团伙。随着监管的不断升级,欺骗手段也“升级”。消费者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该仔细辨别
随着春节的临近,保健品的消费正在蓬勃发展。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中常用的九种套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常规1:免费礼物。保健品销售人员免费赠送礼品,如鸡蛋、大米、购物车、面条、油、杯子等。,来引诱老人上钩。大多数销售人员散发传单,免费赠送礼物,或者用包裹和账单交换礼物,这样老年人就可以进入陷阱。
例行公事2:打着公共福利的幌子。有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会假借某项公益活动的名义,以公益为幌子,吸引老年人听普及健康知识的讲座,这实际上是在为销售产品铺路。
例行公事3:夸大承诺。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经常做出没有证据的虚假夸大承诺。他们声称他们出售的产品可以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对胃、肾和肝脏有益,并控制糖尿病...类似的医疗保健产品的欺诈销售方法被重复使用,最终诱使老年人相信这些方法。
例行程序4:注册信息。无论如何吸引老年人,一些保健品销售人员经常要求他们详细填写地址、病史和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与此同时,我借此机会问老人,他们是否有妻子,几个孩子,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一方面,他们彼此更接近,另一方面,他们正在采取更重要的信息,为保健产品的后续销售奠定基础。
常规5:“专家”讲座。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邀请所谓的专家和医生到销售现场。声称这位专家对某些疾病有非常专业的治疗水平,例如,在一家大医院,仅挂号费就需要300元。利用老年人的迫切健康需求推广保健产品。
例行公事6:展示你自己。一些保健品销售人员安排老年人参加活动并在舞台上分享。这些被安排的老人会说他们是这个产品的成员。这种保健品真的很有效,有各种免费的治疗方法可以成为会员。其他老年人会相信他们,因为他们是他们的邻居、同事和在同一个社区,然后购买产品。
常规7:“家庭”服务。一些保健品销售人员经常上门拜访,去老人之家带一些水果和蔬菜来看望老人并和老人聊天。只要老年人快乐,购买保健品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
例行公事8:免费旅行。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将免费组织老年人旅游、饮食和生活。以庆祝和回馈顾客的名义,当他们到达所谓的旅游目的地时,他们会关起门来诱发保健品的效果,然后参观保健品生产车间。事实上,这与出售的保健产品无关,这使老年人认为他们看到的是“真正的材料”。
常规9:非法集资。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以购买总公司或即将上市的公司的股票为名,声称现在存钱或买股票可以获得高回报,比如20%的年利率,这诱使老年人进行大规模投资和购买。事实上,这样的投资是没有回报的。
《人民日报》(2019年1月9日,第19版)
标题:买保健品看清九大套路别上当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