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3字,读完约5分钟
核心阅读
近年来,在商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市场主体的数量不断增加,新办企业的速度明显加快。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只有不到50万个市场主体,到2018年11月底,中国有1.09亿个市场主体。特别是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各类市场主体的总数增长了70%以上。
516次
过去40年中国个体工商户的增长
“它最初是一个小的手表修理间,一个活跃的锡房子是我的车间。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30平方米的手表店,集修理手表和销售手表。”
——手表修理厂老板李先芳
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工,有一家经营了30多年的“芳芳钟表修理厂”。业主李先芳于1981年离开吉芬第57厂,后来开办了这家手表修理厂,从事个体经营。“它最初是一个小的手表修理间,一个活跃的锡房子是我的车间。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30平方米的手表店,集修理和销售手表。我还计划今年再开一家分行。”李先锋说道。
事实上,李现房做个体生意并不容易。从一所残疾高中毕业后,她没有继续学业。然而,市场经济给了每个人谋生的机会。“正是这家手表店让我觉得自己仍然‘有用’。正是市场经济让我通过诚实的管理找到了自信。”李先锋说道。
像芳芳手表修理店这样的个体工商户是中国市场中最微观、成员最多的。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秘书长张久荣表示,截至2018年11月底,中国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从1978年的14万户增加到7237.45万户,增长了516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商业体制改革以来,简化管理和下放权力的措施频繁出现。从2016年12月1日起,国家将全面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公民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并提交“一套材料”到“一个窗口”办理个体工商户的工商和税务登记。
3105.37万户
中国注册私营企业数量
“创业这么多年的经历让我更加坚信,穷人不能自以为穷,如果他们有想法,就必须努力工作。”
超市老板马玉林
“经营企业的环境越来越好。”一直在创业的马玉林情绪激动地说:“找政府做事越来越容易了。以前我一个人跑了几个单位,现在去政务大厅一站就解决了。”
2001年,马玉林从青海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开了一家“青海专卖店”。六年后,他回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铜仁县,开设了“黄南谷峰水产经销部”。两年后,他创办了“同仁热贡购物中心”。经过九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粮油、果蔬、副食品、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地方示范超市,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2018年,马玉林又从农村转移了10亩土地,打算加工和包装当地土特产,并销往省外。他出生于贫困之中,他说:“这么多年创业的经历让我更加确信,穷人不可能思维贫乏,但他们有想法的时候就必须努力工作。在这个时代,如果你努力工作,你肯定不会徒劳无功。”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涌现出无数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他们创办的企业包括铜仁热贡购物中心等区域性企业,以及华为、联想、海尔等全球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已在全球开展业务。1989年,私营企业获准注册后,总数只有90,500家。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注册私营企业3105.37万家,增长340多倍。
商业体系使得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实收注册资本变更为认缴制度,一址多照、一图多址、商务秘书、中创空房等改革降低了企业设立的资金和场地门槛;“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的改革,大大精简了企业的证照;29个省实现了无纸化电子注册;“证照分离”的改革解决了“无照经营”的问题。
54703家
2018年前11个月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我们已经在中国生活了9年。我们一直认为外国人在中国开公司会特别麻烦。我想试一试,没想到拍照过程会这么简单。”
乌克兰的米拉
"我们已经实现了在中国创业的梦想。"2018年,乌克兰人米拉和她的丈夫萨莎在北京石景山区开了一家健身房。“我们已经在中国生活了9年。我们一直认为外国人在中国开公司会特别麻烦。我想试一试,没想到拍照过程会这么简单。”米拉说。
萨沙曾在万和街的一家健身俱乐部担任健身教练。随着教的学生越来越多,她想出了成立自己的健身公司的主意。“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指导我们如何在线申请、提交材料、向商务委员会提交文件等。,并在填写完材料后两天获得营业执照和印章。”萨沙说。
像这个乌克兰体育馆这么小,像德国西门子和韩国三星这么大,外资企业一直是中国1亿多个市场参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已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近54万家。2017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自1993年以来,利用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根据商务部的最新数据,2018年1月至11月,全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4703家,同比增长77.5%,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2019年商业环境报告》,中国的商业环境一度位居世界第32位,从上一时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
优化经营环境,允许外资企业“进入”,清除监管壁垒,整合通关、无纸化通关和自动进口许可等创新措施,使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跑得更快”。未来,中国的商业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欢迎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中国投资。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
人民日报(07版,2019年1月09日)
标题:近五年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增加七成以上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