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2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第二期家长大数据系列“一线和二线城市儿童科技培养透视”发布。
科技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创造性思维为周围的人和社会提供新价值的能力。
本报告在对1500多名家长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一线和二线城市家长对科技素养培训的认知、需求和消费趋势,并为家庭和行业提高科技教育水平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家长对“科技素养”的认知
从认知层面来看,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家长逐渐认识到科技素养的重要性,支持将科技教育融入学习过程,并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后天培养的价值。家长们普遍关心现代前沿技术的发展,如脑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和3D打印。
然而,在新的专业领域,父母很容易混淆。造成混乱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方法,以及缺乏适当的教育方法。与成熟的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相比,科技教育仍然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需要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来促进发展。
科技素养应该从娃娃开始
过去,人们认为科技素养需要在完整的基础文化知识的条件下培养,所以科技教育仅限于高等教育和其他领域。然而,随着政策的鼓励和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素质教育已逐渐渗透到基础教育阶段,“越快越好”的教育理念得到家庭对科学技术素质的支持。据调查,54%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适合在小学开始科技教育,超过30%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可以开始;其中,85岁和90岁后的新一代父母更倾向于“从娃娃开始”。
与掌握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比,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实践能力、兴趣和掌握科学方法。在初中,父母更注重掌握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在培训方法上,家长主要利用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教育资源来培养孩子的科技素养。此外,家长有意识地购买教具,选择培训课程,教育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软硬结合”的科技教育更富有想象力空
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引导下,STEAM教育成为资本的宠儿,投资和融资行为不断。2018年底,美好未来集团宣布收购以色列的一个全国性应用程序CodeMonkey(小猴子编程),以规划儿童编程轨道。
玩具、产品市场和培训市场构成了科技教育业务市场的两个主要分支,中国家长越来越愿意在科技教育上投资。
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线和二线城市64%的家长为他们的孩子购买了科技硬件或玩具;然而,在那些没有购买的人当中,68%的父母仍然对购买感兴趣。另一方面,近40%的家长在最近几年为他们的孩子选择了科技培训课程或相关课程,其中科学启蒙、机器人科技和编程课程是最热门的。
在具体的消费偏好方面,中国父母强调科创玩具/产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单个产品的最高可接受单价一般在2000元以下;在申请科技培训课程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课程设计和教师素质,更加注重专业性,年平均消费约1万元。
与此同时,家长们也表达了对市场上一些教育服务和商品的想法。根据调查,家长认为科技含量低、价格高、配套内容单一是一些科技硬件和玩具暴露出来的缺点。然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费用高、学习局限于教学场景是家长认为应该改进的主要问题。
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对相关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家长更愿意使用专业产品或第三方服务平台来培训子女的科技素养。尽管市场看好,但面对更聪明的父母,它也考验着商业机构的服务实力。无论是提供玩具、产品还是课程服务,随着家长对教育效果需求的增加,双方都需要根据家庭用户的特点和需求优化产品。将来,硬件制造商和基于内容的组织可以更紧密地合作,以增强用户的综合体验。
编辑:张洋
标题:父母大数据系列报告的第二期已经发布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