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3字,读完约5分钟
生物前沿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 Service Organization)董事会主席保罗滕(Paul Teng)最近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2018年,为了满足农民和消费者更大的需求,全球市场已经能够提供各种性状的转基因作物。这些转基因作物包括抗挫伤、抗褐变、低丙烯酰胺和抗晚疫病的马铃薯、抗虫抗旱的甘蔗、抗褐变的苹果等。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最近发布了《2018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趋势》报告,指出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约113倍,达到25亿公顷,使生物技术成为世界上应用最迅速的作物技术。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大规模商业化以来,其在世界上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转基因作物的种类和转基因性状也得到丰富中国农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义说。
随着多种性状的出现,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2018年,全球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的转基因作物平均应用率一直在上升,接近饱和,其中美国为93.3%,巴西为93%,阿根廷接近100%,加拿大为92.5%,印度为95%。未来,这些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将通过随时批准新的转基因作物并将其商业化来实现。这些新作物将解决气候变化和新出现的病虫害等问题。”保罗·滕说。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报告强调,转基因大豆的应用率居世界之首,占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50%;多性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2%;10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农民种植了794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亚洲和太平洋九个国家种植了1913万公顷转基因作物;在亚洲,印度尼西亚通过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首次开发了耐旱甘蔗;斯瓦特尼王国(前斯威士兰)与南非和苏丹一起,在非洲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并引进了抗虫棉花。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马拉维批准种植抗虫棉花,标志着非洲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
此外,在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继续种植转基因玉米来控制欧洲玉米螟;根据农民和消费者的需求,种植了较大面积的转基因作物,包括抗挫伤、抗褐变、低丙烯酰胺和抗晚疫病的马铃薯、抗褐变苹果、抗虫茄子和低木质素苜蓿等。农田间的新作物和性状组合包括抗虫抗旱甘蔗、高油酸油菜和红花种子;金稻、Bt稻、抗除草剂棉、低酚棉等。已获得多项食品、饲料和加工许可;2019年批准种植的作物包括新一代抗除草剂棉花和大豆、低酚棉、抗草甘膦和低木质素苜蓿、ω-3油菜和抗虫豇豆等。
超过4,000个品种已经获得批准,深受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
“具有多种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将在未来显示出增长的趋势。例如,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种植具有多种性状的转基因作物。”保罗·滕说。
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转基因作物使农业收入增加了1861亿美元。
“我们厌倦了用除草剂和杀虫剂来控制棉铃虫和杂草。因此,在引进新的转基因技术后,我们立即开始使用它。”南非农民弗朗斯·马拉说。
滕说:“抗褐变的土豆和苹果,以及抗虫玉米和低木质素苜蓿,这些转基因作物的特点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尽管它们的种植面积比大豆和玉米小得多。”
根据这份报告,世界上有70个国家或地区批准了转基因作物的使用、应用和种植。自1992年以来,这70个国家或地区已经批准了4349项监管审批,涉及27种转基因作物。滕告诉记者,其中,2603项被批准用于转基因用途,1461项被批准用于适用性,825项被批准用于种植。美国的批准数量最多,达到544个;玉米是被批准转化体数量最多的作物,在35个国家或地区批准了137个转化体。
腾保介绍说,2018年,甘蔗被开发成新的字符。巴西种植了400公顷抗虫甘蔗;印度尼西亚在2018年开放了耐旱甘蔗种植,这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澳大利亚还开展了8公顷高油酸红花的研究、开发、推广和种植生产。除了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增长,更多的转基因粮食将在2018年获得批准。
包括高β-胡萝卜素含量的大米,其食用安全性已获得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的批准,中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大米已获准在美国使用滕说:“实践证明,生物技术可以用来开发更多耐旱和有营养的作物品种,从而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每种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进行具体评估,获准上市的商业产品也经过了严格的科学审查。”(记者马爱平)
编辑:张洋
标题: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25亿公顷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