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17字,读完约7分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个阀门,开启了中国富强的漫漫征程。

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就像一个中转站,将中国的未来改造成一条新的跑道。

在过去的40年里,外部环境变幻莫测,每隔几年出现一次的“中国崩溃论”遭到了中国经济的强烈反击。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全球话语权,领导着全球事务,并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力。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北方、广州和深圳具有全球竞争力。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增加到9个,国家城市群的数量增加到8个。“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等国家大战略正在缓慢展开,城市化进程令人惊叹。

中国城市格局风云40年!谁在崛起?谁在没落?

我们有必要重新组织过去40年的城市发展进程,认清中国城市格局的真正变化。

1

沿海省份的伟大超越

回顾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各省所经历的变化令人尴尬:

1.自1960年以来,上海一直在中国排名第一,1979年被江苏超越。这个直辖市自新中国诞生以来,一直是“口袋里的珍珠”。

2.当然,有些人会觉得这里比较四个直辖市不公平。40年后,上海下降了10位,中国下降了11位,天津下降了2位,这表明规模并不占主导地位。

3.即便如此,北京和重庆仍可上升2-3位,这表明它们的经济竞争力足以与大省竞争。

4.福建(第13名)、浙江(第8名)、广东(第4名)、河南(第4名)和陕西(第4名)涨幅最大。改革开放带动了沿海省份的政策,也带动了它们自身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5.因此,广东、浙江和福建在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已经超过了400倍,改革红利在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6.江苏和山东是最稳定的,基本上从未跌出前五名,而江苏总是排在前两位。县域经济的活力是江苏保持竞争力的基础。

7.黑龙江(第13名)、辽宁(第11名)、上海(第10名)、山西(第9名)和吉林(第5名)降幅最大。

8.东北的衰落最为明显,三省的实力正在严重衰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东北三省重工业发展,但在向新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中,东北未能抓住机遇。

9.其次,以山西为代表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已经衰落,也跟不上新经济形态内在的产业要求。

10.从次区域来看,40年的快速发展也是南方经济对北方经济的超越过程。随着华南的崛起,东北省份被挤出了前十名,“南强北弱”的格局逐渐被接受。

上述几点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中同样明显。

其中,福建和浙江仍是增长最快的省份。就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而言,浙江也引人注目,11个城市的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在2017年成为中国最富裕的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的人均gdp增长率已经提升到了前十位。这个被贴上“贫困”和“落后”标签的省份,一直在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在互联网时代,贵州出人意料地抢占了大数据产业,其近三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10%,领先全国。

中国城市格局风云40年!谁在崛起?谁在没落?

综上所述,广东、福建和浙江在过去40年里获得了最大的改革红利和最高的经济增长率,这与正在衰退的东北三省和西北几个省形成了鲜明对比。

2

河东四十年,河西四十年

各省之间的比较还是比较宏观的。我们以十年为阶段,选取四个时间节点来观察城市在过去40年中的变化,或许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

其中:

1.上海和北京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它们已经领先了40年。上海和北京作为全球城市,在政策优势和科技、金融等产业优势方面,都比国内城市有很大优势。

2.深圳,一个完全改革开放的“产品”,生来就有“红利”和“创新”的标签。1978年,深圳又被称为宝安县。十年后,深圳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中国前20名。从那以后,它成为了一线城市,并在2016年超过了广州。前面只有两个大兄弟,上海和北京。

中国城市格局风云40年!谁在崛起?谁在没落?

3.渤海湾的工业明星城市天津在2017年被重庆超越,跌至第六位。

4.与深圳向上跳跃的曲线相反,中国东北的长春、沈阳、哈尔滨和大连都在向下跳跃的曲线之外。

5.1978年,东北四大城市进入中国前十名,显示了当时东北的实力。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工业科学大庆”是一个标志,至今仍然适用。

6.经过10年的开放,广州已经超过了长春,长春的排名急剧下降。直到下一个十年,长春将完全从前20名中消失。长春一汽等工业明星已被“浪潮”淹没。

7.1998年,哈尔滨、沈阳和大连都跌出了前10名,2017年,它们完全跌出了前20名。

8.有人跌倒,就有人站起来。例如,东莞、郑州和长沙的增长最为耀眼。长沙和郑州在2008年没有脱颖而出,但到2017年,长沙的gdp已经超过1万亿元,郑州挤进了前20名,增长潜力巨大。

9.从城市排名来看,南北之间的经济差异更加明显。在前20名中,从1978年开始,这一比例超过一半,到2017年,北方只有4个城市,南方城市几乎吞并了北方。

总的来说,经过40年的改革,最耀眼的明星是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到中国第三大城市,完全是一个“咸鱼翻身”。最衰落的城市是长春和哈尔滨。如今,当年的明星城市成了人们逃亡的地方,“河东40年,河西40年”。

3

当中西部崛起时,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这是南方城市的一个转折点。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资金大量释放,刺激了所有城市的大发展。

▲图像来源:城市帝国

你一定没想到,从2008年到2017年,贵阳和合肥是增长最快的;

你无法想象的是,当我们经常盯着大城市看的时候,小城市的发展速度是出人意料的。在这10年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中,有6个是三、四级的小城市,如刘的家乡宿迁,增长了386%;

你不会想到的是,在这十年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中,西方城市占了一半;

从gdp增量来看,重庆、成都和武汉均超过9000亿,长沙和郑州均超过6000亿,均位列前十。

中西部城市真的在崛起,其速度出人意料。

例如,贵阳大数据及相关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560亿元,居全国领先地位;

例如,在2018年春节旅游收入中,四川以446.62亿元成为春节期间利润最高的省份;

例如,生于帝王荣耀中的成都,正在用新技术挑战深圳和杭州;

……

改革开放四十年,它属于深圳,东部沿海城市,也是中西部地区的明星城市。

附在2008年至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31-100 gdp增长排名中:

▲图像来源:城市帝国

附言: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城市格局一直是浮沉的,有些成了最亮的星星,而另一些则一直坠入深渊。在即将到来的“盖凯2.0”浪潮中,在未来40年的发展周期中,谁能独善其身?等着瞧!

标题:中国城市格局风云40年!谁在崛起?谁在没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