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4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劳动者通过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了灵活就业、灵活就业等新的就业形式,对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是时候建立以税收优惠、个人账户和多元化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了,这将使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具吸引力和支持力度

经济日报: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正是时候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召开会议,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工作。多部委联合推进这项工作,意味着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将很快加快。

经济日报: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正是时候

此时,建议建立养老金的第三个支柱。有什么意义?

在实践中,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两大制度平台。截至2017年底,已有9亿多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资金超过4.6万亿元,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基本保险”的目标。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大支柱,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它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近8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从业人员超过2300万人,积累资金近1.3万亿元。与前两者相比,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不仅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而且覆盖面也很小,难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经济日报: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正是时候

从个人角度看,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深入,劳动者自身对通过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了灵活就业、灵活就业等新的就业形式,对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基于正规就业的框架设计,缺乏对缺乏用人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从缴费水平来看,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缴费全部由个人承担,这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确实是一笔小支出。这可能会导致这样一种情况: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不愿意参加保险,而那些愿意参加保险的人却无力支付。如何将更多的人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的一个课题。

经济日报: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正是时候

因此,构建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是适时的。建立以税收优惠、个人账户和多元化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可以提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吸引力和安全性。在第一和第二支柱的基础上,第三支柱将为被保险人增加额外的养老金收入,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经济日报: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正是时候

当然,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理解不应仅仅被视为增加养老金积累的额外补充,而应被视为承担基本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养老金第一、二、三支柱的替代率呈现“三支柱”趋势。虽然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养老体系,但第一支柱仍然是“一大支柱”。如何通过政策创新使“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做大做强,及时调整养老保障“三支柱”的结构比例,非常重要。

经济日报: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正是时候

现在,人们的养老意愿比以往更强,很多居民开始投资养老金融产品,为第三支柱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个人自我保护,使养老保障从强制支付向积极选择转变,是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的当务之急。但是,社会保险制度强调灵活性和包容性,从筹资机制到福利支付都要做出合理安排,因此第三支柱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要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关键是要突破保险、基金、银行储蓄、房地产等产品各自封闭的现状,通过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此外,由于个人普遍缺乏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这方面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激发个人参与保险的意愿,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最终实现人们对美好老年生活的向往。(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韩

标题:经济日报: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正是时候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