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2字,读完约5分钟
[文字/观察员网络专栏作家许高]
1.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增加了。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多事之秋,双方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增大。2017年,美国对中国提起的贸易争端数量创下新高。美国还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中国商品和资本进入美国的若干商业活动。在2018年的国情咨文中,特朗普总统还称中国是挑战美国利益、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并将中国视为美国面临的“危险”之一[1]。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紧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短期触发因素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扩大。特朗普总统誓言要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然而,在他担任美国总统的第一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并没有下降,而是上升,从2016年的3470亿美元上升到3721亿美元,占当年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47%。中期国会选举将于2018年11月举行。为了稳定选举,支持率已降至较低水平的特朗普总统自然会打贸易牌,通过向中国施压来赢得选民。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本轮中美经贸关系收紧背后的长期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两国在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上的差距已经缩小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让在上个世纪主宰人类社会的美国感到了威胁。美国精英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中国未来不会向美国模式靠拢,而是会走自己独特的道路。这使得中美关系在美国人眼中变得更加不确定和不可控制。
因此,尽管中美经贸关系在历史上跌宕起伏,但当前的紧缩不仅是短期现象,也反映了美国对华看法和战略的长期变化。中美之间的互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贸关系的紧张不会因为美国过去的中期选举而消散。
二、中美经贸博弈的困境
由于美国将中国视为对其构成威胁的对手,中国在考虑中美经贸关系时需要更多的博弈思维。我们应该通过构建游戏的平衡来维护双边关系的稳定,我们不应该认为局势不会恶化。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来说,和平不能来自其他国家的礼物,而只能建立在自己赢得下一场战争的能力之上。经贸关系也是如此。
当前中美之间的经贸博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来描述。摘要双方的经贸政策分为两种选择:打贸易战和不打贸易战。由于双方都有两个选择,理论上可能有四个结果。然而,很明显,当美方选择不打贸易战时,中国绝对不会挑起贸易战。因此,现实中只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双方选择不打贸易战(不打,不打),双方打贸易战(打,打),中国不报复美国的贸易战政策,单方面选择不打(不打,打)。
在图1的表格中写出这三种情况下中国和美国的好处。表格的上下两行对应中国的“贸易战”和“不贸易战”两种政策选择;该表的左栏和右栏分别对应美国方面的“玩”和“不玩”选项。其中,标有数字的三个网格对应于现实中的三种可能结果。每个网格左下角的数字对应的是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收益,而右上角的数字是美国取得的收益。(图1)
自然,双方选择不打贸易战是有益的。可以假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美国都获得2。如果双方都选择打贸易战,这对双方都是有害的。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得到0。需要分析美国选择打贸易战而中国选择不打(即中国不对美国在贸易战中采取的措施进行报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肯定会遭受损失。可以假设此时中国的利润为1,低于双方不打贸易战的情况,但高于双方选择打贸易战的情况。在当前美国政策制定者眼中,贸易战政策可以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使中国不再能够利用美国,从而使美国获得更高的利益。因此,在美方的认知中,在这种情况下,美方的收入可以设定为3,甚至高于双方选择不进行贸易时美方的收入。
在这个游戏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数量关系。第一个关系是当中方选择不战,而美方选择不战时的收入比较(图中用一个水平的椭圆形假想框圈出)。在之前的收入假设下,美方会发现“玩”对他来说是一个更有利的选择。
游戏中第二个重要的数量关系是当美国选择“战斗”和中国选择“战斗”或“不战斗”时获得的收益的比较(图中用一个垂直的椭圆形虚拟框圈出)。上述利润假设意味着,当美国选择战斗时,中方选择不战斗(没有报复),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不报复将使贸易战的强度保持在低水平,而不是升级。在这样的收入对比下,美国将知道中国肯定会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这两个数量关系显示出如图1所示的规模关系时,美国肯定会选择打贸易战,而中国肯定会选择不报复。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不玩,玩)是这个游戏的纳什均衡,也是这个游戏的最终趋势。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向令人不安的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现实背后的博弈困境。
1
2
3
下一页
剩余全文
标题:徐高:中美经贸困局的博弈出路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