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74字,读完约9分钟

任何城市都像一个生命体一样,在由许多城市组成的生态圈里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本文试图从历史演进和资本结构的角度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

01

2010年,克拉玛依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在中国西北的这个石油小镇,当年的人均gdp是深圳的1.98倍,是北京的2.58倍。

仅仅五年后,这个小城镇的人均gdp几乎被深圳赶上,与北京的差距也缩小到1.6倍。五年来,东部沿海一线城市保持稳定发展,克拉玛依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700亿下降到2015年的670亿。

这种停滞和萎缩是许多内陆资源型城市命运的缩影,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石油、煤炭和钢铁价格的大幅下跌。

随着人口增长的停滞和房地产需求的停滞,整个内陆的工业化引擎已经生锈,四线城市的未来不容乐观。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四线城市的许多年轻人开始大规模地向一线和二线城市迁移。

02

2016年全国春节流程图

这是一张根据2016年春节移民数据绘制的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图。

这幅壮观的图画不仅描绘了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迁徙活动,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足迹和选择来描绘中国各城市的地位、等级、关系和纠葛。

然而,本文并没有从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而是使用了资本(货币)。如果人口是一个城市的血脉,那么资本就是它的动脉。

研究城市间的资本流动,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间的城市间资本流动”。

【以下数据图表中的数据为开心宝提供的中国1.1亿家企业的全样本数据库,并已搜索到近五年(2013年1月-2017年6月)中国所有企业的投融资信息,可供参考。】

通过数据建立全国城际投资的城市拓扑关系网络,可以看到中国城际产业资本的控制中心,即以“向北深入”为中心的城市网络。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个关系网络中,“北与深”不断向中心移动,不包括其他城市。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城市放在地图上,构建一个全国性的跨城市资本流动图:

城市资本流动地图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最亮的三个点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翼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和成渝西部城市群形成一个“DIA”形,只有少数亮点在东北和西部分散。

这个大印度的资本流动占全国资本流动的90%以上。

让我们看看钱从哪里来。

在这份榜单上,“深圳北行”位列前三,其资本流出总量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可以说,“深圳北行”通过一系列对外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控制了全国的资本流动和经济命脉。

杭州排名第四,打破了“北至广州,南至深圳”的坚实概念,这是最引人注目的。(天津、南京、宁波、苏州和成都紧随其后。)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五个城市,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活跃程度。

那么,资金流向了哪些城市?

从上图可以看出,吸引外资持股最多的前三位投资者是“北进、深进”。与投资排名相比,宁波位居第四,超过杭州。

值得注意的是,嘉兴已经挤出南京,进入了外资流入城市的前十名,这表明嘉兴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03

接下来,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三个四层城市。如上所述,四线城市的未来似乎不那么光明,那么他们的未来方向是什么?前景如何?

通过梳理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前100名城市过去五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衰落中的城市

在这100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gdp增长率低于上海(第一线最慢),占10%。大多数都是北方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克拉玛依、大庆、铁岭和鞍山。

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在这100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的gdp增长率高于深圳(第一线最快的城市),超过了衰退的资源型城市。这说明在过去的五年里,四线城市的整体发展速度并没有慢于一线城市。

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中的许多都是内陆中小城市,那么它们的发展动力从何而来呢?

如果你想揭开谜底,你至少可以找到四个理由:

1.国家支持

这些幸运的人是国家战略的支点,大量的资金正在涌入,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快。例如,在十大增长率中,遵义名列其中。

2.交通至关重要

内陆三线城市不依赖海洋,也没有港口,因此它们的交通竞争力似乎较弱,但并不总是如此。比如资阳,因为成都附近有新的国际机场;Xi机场附近的咸阳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2012年,Vipshop看中了资阳的区位优势,将其定位为西部物流基地。随后,京东、SF等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纷纷前来,聚在一起,发展越来越顺畅。

然而,上述情况有点不可避免,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遇到的。真正有意义的参考取决于以下两种类型。

3.成本优势、产业转移

制造业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只要发达城市的产业不断升级,周边中小城市将从中受益,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例如,在增长率最高的20个城市中,有襄阳、宿迁和淮安等三线城市是产业转移的受益者。

襄阳可以作为一个代表。这个小城市位于湖北省北部,那里没有资源,也不是交通中心。然而,由于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东风日产看中了它,天籁、英国和菲尼迪的生产线已经落户,形成了完善的汽车产业生态。

4.传统产业稳步升级

有些城市得不到外资的青睐,所以只能自力更生。典型的有宜昌、菏泽和宁德。

第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产业升级差异很大。由于缺乏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它不太可能成为像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端产业。同时,由于缺乏政治资源和交通优势,很难吸引成熟的制造业。

第三,四线城市的升级更多的是基于传统产业。如宜昌的磷化工产业、菏泽的炼油化工产业和宁德的不锈钢产业是中国的主导产业集群。虽然它也是一个行业,但与北方的资源行业不同,它的下游需求方向不是来自房地产。由于稳定的需求红利和可持续的产业链延伸,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告诉你:中国城市谁在腾飞?谁在衰落?

总之,四线城市在产业发展方面仍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潜力巨大。

此外,第三和第四城市还有另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加入城市群”。

04

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000021)战略,为全球打造“中国硅谷”,并明确指出广州、深圳、东莞要切实承担主要责任。东莞的发展第一次与广州和深圳放在了同一个平台上。

这表明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目前乃至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更愿意让城市共同发展,因为城市群在产业发展中更好地实现了更强的资源聚集效应,集群中的每个城市可以相互补充资源,形成更高效、更有价值的产业链。以核心大城市带动周边四线城市2003年经济发展。

数据告诉你:中国城市谁在腾飞?谁在衰落?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城市的竞争格局中,城市群的群体竞争已经逐渐成为现实,并逐渐变得激烈和扩大,但城市之间的个体竞争仍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因为对于单个城市本身来说,它们需要在促进和合作的合作下进行竞争,从而提高自己在未来城市格局中的话语权和份量。

数据告诉你:中国城市谁在腾飞?谁在衰落?

由此可见,“变化+机遇”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群友评论:不改变思想就没有未来!

回顾过去十年,我发现

2007-2017是一个特殊的十年!这十年见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顶峰,然后悄然回落!这十年见证了经济全球化的极度繁荣和低潮;这十年也见证了世界的动荡!这是融合的十年,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哪些城市在这十年里最成功?哪些城市最失败?

数据告诉你:中国城市谁在腾飞?谁在衰落?

首先,五个最成功的城市

1.翱翔的合肥

永远不要进入一个省会城市,而是朝着纽约一线的大城市前进。锐利度的力量让济南这个传统的大城市弯腰讨教!

2.跨越郑州

从二线省会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3.灵感贵阳

有志者事竟成。你可以从峡谷里的金凤凰里飞出来!贵阳的十年就像一场飞翔的梦!

4.梦幻杭州

是杭州造就了阿里巴巴,还是阿里巴巴造就了杭州?总之,他们一起走向世界!

5.图腾的深圳

全球制造工厂已经变成了全球科技中心!深圳科技企业的能量已经控制了全球科技!

第二,五个最失败的城市

1.僵尸沈阳

70年代的一线城市,80年代和90年代的二线城市,现在的三线城市!摩天大楼是难以建造的,它们都是虚幻的!

2.愚蠢的济南

我不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或者我能做什么!最平庸的省会...

3.骄傲的上海

上海仍然是十年前的上海,但是北京和深圳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你错过了90年代的家电时代、90年代的网络时代和10世纪的创业时代。最后,两只手空空!创建四个中心,结果是什么?中心太多了。似乎没有中心。

4.没有智慧的大连

从祭坛到土炕!国际大连,风景不再,东北风有点冷?

5.无知的兰州

别人建高楼,我建高楼,别人修地铁,我也修地铁,都市工业空介意,知道该怎么做吗?

标题:数据告诉你:中国城市谁在腾飞?谁在衰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