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85字,读完约16分钟
RJ/CRB 2016-2017年商品期货价格指数2016-2017年伦敦金属交易所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趋势2016-2017年tsi62%铁矿石价格指数2016-2017年cbot主要食品价格趋势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风信息。
经济观察与展望,大宗商品
2017年,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但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超出预期,而新兴经济体如进步与保持稳定缓解了全球货币政策的分歧,总体宽松的流动性格局保持不变。在此背景下,国际商品市场整体升温,但市场结构分化。展望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将在分化中逐步改善,新兴经济体将引领经济增长,全球政策重心将从“需求方”转向“供给方”,全球产出缺口有望缩小,大宗商品整体价格将继续适度上涨,但不同产品的分化程度保持不变。同时,美国减税政策的实施效果、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的地理位置对商品供求的影响将导致商品价格冲击。
□袁
■
1.国际商品价格普遍向上波动
自2017年以来,国际商品价格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上半年,大宗商品在延续了2016年的强劲反弹趋势并达到今年的高点后,由于国际油价的拖累,开始分阶段向下波动。Rj/crb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在2017年1月下旬达到195.14的高点后大幅下跌,2017年6月下旬累计跌幅达到14.6%。此后,大宗商品价格停止下跌并反弹,总体水平与2016年相比略有上升。截至2017年12月初,2017年rj/crb商品期货平均价格指数为184,同比增长约1.7%。
同时,商品市场价格分化趋势加剧,原油和基础金属成为下半年商品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原油价格走势与商品价格总体走势一致,基本金属价格震荡上涨,牲畜价格先涨后跌,油脂价格先抑后升,工业原料价格适度上涨,食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截至2017年12月初,金属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25.8%左右;其次是原油,布伦特和wti期货结算价格分别比2016年同期上涨21.7%和19.0%;工业原料紧随其后,增长约12.2%;食品价格涨幅最小,不到1%。本文将重点分析基本金属、农产品(000061、股票)和黄金的价格趋势。
2.商品市场分化趋势加剧
(1)黑色金属大幅振荡,而有色金属向上振荡。
2017年,主要金属的价格趋势仍然存在差异,黑色金属大幅波动,有色金属向上波动。黑色体系以铁矿石为例。目前,全球铁矿石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和需求集中的格局。四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提供了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70%以上。与此同时,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并成为影响铁矿石价格变动的主导因素。2016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和钢铁行业供应方结构改革推动了铁矿石需求的复苏,价格持续上涨。这一轮涨价一直持续到2017年初。2017年2月中旬,tsi62%铁矿石价格指数升至每吨94.5美元,为当年最高点。此后,由于各大矿山产能迅速扩张,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企业从积极补货转向被动补货,导致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截至2017年7月初,tsi62%铁矿石价格指数降至53.0美元/吨,累计下降44%。2017年7月,由于中国钢铁企业对优质铁矿石的需求偏好上升、刚性增强和供应不匹配,铁矿石价格短暂反弹。此后,随着大矿高品位矿物能源的释放和废钢比的提高,铁矿石价格再次下跌。2017年底前,中国企业将受到供暖季限产措施的影响,铁矿石需求将会减弱,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持续,铁矿石价格将会趋于下降。
2017年上半年,有色金属主要产品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7年6月14日,在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宣布2017年第二次加息后,又出现了一波快速反弹和上升,然后向上波动。截至2017年12月初,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货结算价收于6547.5美元/吨,谷峰差价达到1597美元/吨,累计上涨17.5%;铝现货结算价收于1991.5美元/吨,全年高点为2164美元/吨,累计上涨17.0%;锌现货结算价收于3106.5美元/吨,全年高点为3370.0美元/吨,累计上涨21.7%;铅现货结算价收于2495.0美元/吨,全年高点为2585.0美元/吨,累计上涨24.3%;镍现货结算价收于10,860美元/吨,累计上涨6.4%。
2017年,铜市场由高库存转向供不应求,铜价在阶段性下跌后出现上涨。2017年上半年,高铜库存成为铜价下跌趋势的主要驱动力。lme铜库存继续上升,在今年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2017年上半年,全球铜库存处于过去两年的高位,因此铜价跌至每吨5466美元的低点,比年初下降了11.0%。此后,智利、秘鲁和印度尼西亚自由港铜矿的罢工,以及智利的暴雨等极端天气,阻断了铜的供应。此外,中国产能削减的不断推进和“废七品”进口禁令的出台,共同打开了铜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了铜价的反弹。与此同时,中国和美国经济数据的改善,以及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反复预期,也支撑了铜价的上涨。2017年10月初,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铜价格突破7000美元/吨,同比增长29.4%。2017年底前,需求将继续低速增长,部分地区铜矿工资谈判带来的罢工风险将成为铜价全年波动的主要风险。
供应缺口的扩大、库存的持续下降和消费的改善是支撑铝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1-7月,全球原铝市场短缺138.1万吨,2016年短缺75.1万吨,供应缺口呈扩大趋势;自2016年3月以来,lme铝库存一直呈下降趋势,从590万吨的高位回落。截至2017年9月,lme铝库存已降至270万吨。从2017年初至5月中旬,铝价自2016年以来持续上涨,之后由于美元走强和铝供应压力加大,lme铝价分阶段回落至1890美元/吨。此后,随着中国供应方改革的不断推进、库存和产量的不断下降以及美元的疲软,铝价格停止下跌和反弹,并出现波动和走强。
(2)全球粮食供应宽松,价格波动较低。
2017年,全球散粮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全球粮价相对较低且稳定。截至2017年12月初,小麦价格较2016年底上涨1.3%,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下跌2.1%和0.9%。在供给方面,虽然局部恶劣天气导致短期粮食产量下降,但区域间波动和恢复产量增加使粮食供给仍然相对充足。就品种而言,全球大豆产量略有下降,宽松的供应格局保持不变,价格在低位波动。根据美国农业部2017年12月的供需报告,2017年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3.48亿吨,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但库存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达到9832万吨,同比增长1.76%。总体而言,全球小麦供求表现疲软,供应相对强劲。去库存化的压力使得小麦价格在低位波动。根据美国农业部2017年12月发布的数据,2017年小麦产量将达到7.55亿吨,比2016年同期增长0.21个百分点,在需求相对疲软的情况下,库存将达到2.68亿吨的历史高点。同时,由于美国北部大平原持续干热天气,主要春小麦产区减产促使小麦价格阶段性上涨,2017年初至7月初上涨37.8%。此后,随着冬小麦的丰收和市场对以往消息的消化,小麦价格逐渐下跌。
受玉米种植季节性的影响,玉米价格是周期性的。一般来说,年价格从去年11月合约或今年1月合约的低点开始,然后逐渐上升,在今年7月或9月合约达到年高点,然后在供应压力下逐渐回落到底部。2017年玉米价格走势基本符合周期性特征,年内高点增长率高于往年,这是由于中美播种面积减少导致全球玉米产量下降。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2017年全球玉米产量估计为10.4亿吨,同比下降3.3%。同时,全球玉米消费适度增长,特别是中国消费刚性增长。尽管期初库存巨大,玉米价格也大幅上涨。2017年7月初,cbot玉米现货交易价格达到402美分/蒲式耳的年内高点,较年初上涨13.0%。此后,随着大量玉米上市,阶段性的供过于求使得玉米价格再次下跌。
(3)金价向上波动。
在经历了2016年的起伏之后,黄金价格在2017年上下波动。截至2017年12月上半月,金价上涨了7.3%。一方面,由于美元持续下跌,2017年1月至11月,美元指数下跌了9.6%。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推动了国际金价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地理形势的变化引发了避险需求,推动金价阶段性上涨。
■
2017年,国际商品市场整体回暖,但市场结构严重分化。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发达经济体复苏超过预期,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总体复苏;新兴经济体仍在进步,同时保持稳定,巴西和俄罗斯已从此前的衰退转向复苏,中国继续引领增长;全球货币政策的差异有所缓解,总体宽松的流动性格局保持不变。但是,复苏基础不牢,主要经济体通胀仍低于目标水平,工资增长相对疲弱,结构性强劲增长尚未出现,中期经济风险依然存在。从政策角度看,美国新政治周期中的税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实际效果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1.供求矛盾缓解并推动了商品市场
自2016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超过预期,而新兴经济体则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企业部门的生产、投资和意想不到的家庭消费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2017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3.1%,第三季度达到3.0%,高于2.6%的预期增长率,创下2015年初以来最好的两个季度。欧元区的复苏是稳定的。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欧元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2.5%和2.1%,季度调整后环比增长0.6%,年化增长率分别为2.3%和2.1%。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巴西和俄罗斯已从此前的衰退中强劲复苏。其中,巴西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4%,至第二季度同比下降0.3%,为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佳经济表现;俄罗斯2017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比第一季度高出2.0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和改善。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9%,需求得到有效提振,供过于求的矛盾得到改善,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稳步提升,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
2.美元走软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
2017年,美国将减税和财政刺激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核心政策。然而,这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尚未产生实际效果。此外,通胀率一直保持在低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表示怀疑,这导致美元在2017年3月持续走软。2017年9月,美联储宣布计划从10月起将其资产负债表减少4.5万亿美元,以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一直对量化宽松持激进态度的日本央行,也开始改变其无限制宽松的立场。此外,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也进行了调整。印度央行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并将货币政策立场从“宽松”改为“中性”。这是该行自2015年6月以来首次改变货币政策立场。因此,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多年后,本轮政策周期已经结束,但全球货币政策的分歧大大减轻了美元升值的压力。美元指数从2017年3月的高点103.28跌至低点91.33,全年累计下跌11.6%。美元走软已导致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价格超出基本面得到修复。
3.全球流动性普遍宽松,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突出
自2017年以来,尽管全球货币政策的差异有所缓解,但总体宽松的流动性格局保持不变,商品的金融特征凸显,促进了商品价格的适度上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非银行部门非美元计价债务存量”增长6.2%,比2016年第四季度高出0.6个百分点。由于美联储在一年内两次加息,美国货币政策从宽松的回报来看是正常的;欧元区央行一直在减少月度债券购买量(即量化宽松),并宣布从2018年1月起将债券购买量从600亿欧元降至300亿欧元,这表明欧元区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将结束。欧洲和美国的边际货币紧缩政策收紧了全球流动性。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非美国地区非银行部门美元计价债务存量”增速降至5.1%,但总体保持宽松,支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
1.国际商品价格保持适度增长
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将逐步改善分化,新兴经济体将引领经济增长。全球大宗商品的整体价格将保持适度增长,但不同产品的差异保持不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数据,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6%和3.7%。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较2017年下降0.2个百分点,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3%、0.7%和1.9%;与2017年相比,新兴经济体的总体增长增加了0.3个百分点。全球政策的焦点从“需求方”转向“供应方”,全球产出缺口预计将缩小,从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然而,特朗普政策的实施效果、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地缘政治动荡对商品供求的影响将导致商品价格波动。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的《商品市场展望》报告,2018年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将分别上涨4%和1.2%;整体而言,基本金属及贵金属的价格分别下跌0.7%及0.8%。
2.金属价格将整体降温
2018年,铁矿石价格的下跌将抵消其他大宗商品的强势,金属的整体价格将降温。目前,全球铁矿石需求的快速增长已经随着中国需求的高峰而结束,国际铁矿石供需格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短期内很难改变供过于求的现象,而长期趋势一方面取决于中国需求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有新的增长点推动需求再次上升。此外,当前铜矿扩张周期即将结束,未来几年供应将保持较低的增长速度,铜矿将逐渐由供过于求转为供不应求。根据世界冶金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7年1月至5月,全球铜矿产量为830万吨,全球铜市场短缺6.5万吨,而2016年铜市场短缺6.9万吨,反映出铜的供应缺口正在逐步扩大。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的数据,2018年全球铜产能增长率将回落至2.7%左右的低点,目前产能扩张后铜价将小幅上涨。至于铝,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随着去库存化和产能削减的进一步推进,预计未来中国铝产量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供应缺口将扩大。根据俄罗斯铝工业的数据,全球铝市场供应短缺将从2017年的130万吨扩大到2018年的170万吨至180万吨,铝价格有上升势头。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18年铁矿石平均价格为57美元/干吨,比2017年大幅下降18.6%;铜的平均价格为6118美元/吨,比2017年略有上升1.1%;铝的平均价格为1968美元/吨,与2017年相比略有增长,增幅为0.9%。
3.食品价格稳步上涨
2018年,没有极端天气,全球粮食市场将保持稳定,粮价将小幅上涨。从供给角度看,粮食主产区的气象条件是影响粮食产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现有数据,2018年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非常小。与此同时,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已成为未来粮食价格走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中国农业的突出问题是品种结构的不平衡,特别是一些农产品的大量库存和过剩。因此,中国农业部制定了“去库存化”的总体战略,这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积极因素。因此,2018年全球粮食产量将下降,但供应将保持充足。从需求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日益加快,对粮食的有效需求将继续增加。据世界银行预测,2018年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的平均价格将分别比2017年上涨2.3%、2.6%、0.8%和2.3%。
4.黄金价格略有下降
2018年,黄金价格将因美国加息预期而下跌。一方面,市场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前景仍然过于乐观。预计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这将有利于空黄金。与此同时,美联储计划从2017年10月起降低利率,这将提高美国的长期利率,这将使美元升值,并导致黄金贬值。另一方面,欧美收紧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全球流动性,削弱黄金的“抗通胀”属性,也有利于空黄金。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18年黄金价格将小幅下跌1.0%。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
标题:全球大宗商品整体价格将保持温和增长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