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羊城晚报》副总裁李一航撰写并发表了《中央党校学习笔记》。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我看到了思想的力量,读出了党校理论教育的价值,触动了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精神修养之旅,感受到了作为党校教师的沉重使命和责任,那就是让信念根植于理性,让生活充满意义。
这本书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灵魂,具有“高度”。人的生命在意义上必须是神圣的。对共产党人来说,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人民谋福利的斗争和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服务的职业,那么负担就不会压倒我们,因为它是为每个人奉献的。”崇高的灵魂和伟大的生命不是上天创造的,而是不断培养的。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党校可以说是一个灵魂修炼的神圣殿堂,一群立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就在这里诞生了。正如边肖在书中所说:“上学的第一天,我给自己这样的解释:我想像灰尘一样低,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悄悄地寻找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我想变成一滴水,追溯到奔流的长河中共产党人的“灵魂家园”;我想做一个安静的步行者,参观通向中国梦的基因图谱和路线图...我想回到我最初的内心,回到我举起右手的那一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
这本书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具有“深度”。真正信仰和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真正理解和运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以理服人”。正如总书记习近平指出的,“如果理论不彻底,就很难说服人们”。只有把握事物本质的“深度”理论,我们才能把握人的灵魂。党校是一个神圣的家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伟大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理性基础。正如边肖所说:作为我们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必须找到学术接口,解释逻辑起点,理解哲学维度,保持理论基础,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建设一个稳定的“四梁八柱”。基于这种对真理的渴望和崇高的追求,他如饥似渴地吸收了中央党校坚定信念的理论营养,培育了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的理性基础。
这本书充满了深刻的问题意识、新鲜的时代气息和“温度”。各级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党性,学以致用,解决问题,造福人民。学习的全部目的在于应用。在提高思维高度和理论深度的基础上,要始终关注时代的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最初的核心”。他感叹:“在中央党校学习一年,最重要的是学习理论,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说白了,这篇文章的文采仍然是第二,甚至是“最后一节”;明知不一定是真的。是否有高水平的思想,是否有理论深度,是否有学术价值,是否有指导意义是关键。基于这种认识,本书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处处体现时代对经典理论的热切关注,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刻感受到时代的“温度”。(照片由“中央党校学习笔记”提供)
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党校网站
编者:纪爱玲
标题:让信仰植根于理性,让生活充满意义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