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8字,读完约4分钟

李俊峰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普惠金融的发展侧重于农村地区

引入金融机构服务农村振兴的评估方法

记者张琼斯编辑

银监会普惠金融司司长李俊峰昨日在中国普惠金融(浙江)峰会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银行业和保险业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在看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长期的困难和问题。

银保监会李均锋: 发展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 将出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

具体来说,农村金融服务的失衡和不足是突出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足,农村地区仍有部分服务空白人地区;一些地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对农民和小微企业给予过多的信贷;此外,虽然农村信贷总量很大,但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银保监会李均锋: 发展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 将出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

推进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

“下一步,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是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点是促进农村振兴。”李俊峰指出,金融机构在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实施时,应做好组合拳,抓住五个关键词,在改革、创新、协调、整合、平衡五个方面下功夫。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产品服务方法;发挥政策的协同效应;整合信贷信息资源,平衡风险防范与农村振兴的关系。

银保监会李均锋: 发展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 将出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李俊峰表示,要以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为契机,推进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大银行和中小村镇银行的“两头抓中间”的核心作用。

李俊峰指出,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改革是农村金融供给方改革的重中之重和核心。

首先,要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坚持定位、回归原点,充分发挥支农和支持小企业的主体作用。

第二,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仍然是改革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增强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三是要加强和改进省级协会的管理、指导和协调,以及服务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能力和方法。

第四,探索和完善小法人退出机制。对于高风险法人机构,如果不直接破产,应探索和推动引入新股东或其他法人并购重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想“生与死、进与退”,必须建立退出机制。然而,退出并不仅仅是破产,而是通过其他优秀机构的合并和重组来实现的。只有这样,农村金融机构才有生机和活力。

银保监会李均锋: 发展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 将出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

农村金融的新风险:部分银行“依赖小农户”

在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方面,李俊峰认为,要重点加强政府引导,完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财政、税收、货币、土地和监管政策的协同效应,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在监管政策方面,李俊峰透露,他正在研究和制定金融机构支持农村振兴的评估体系。据估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将在近期出台金融机构服务农村振兴的考核办法。

在整合信贷信息资源方面,李俊峰表示,要实现信贷、交易等信息资源在各条线、各板块的共享和共享,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信贷和信息缺失问题。

一是整合各行涉农信息,整合分散在农业市场、市场监管、税务、司法、环保、土地等部门的涉农信用信息。其次,有必要整合本地信息。例如,许多地方的经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合信用信息,建立县域信用信息平台。第三,整合农业统计信息。四是建立涉农信息平台,依托现有金融机构信息平台,有针对性地将自建涉农企业平台与农产品第三方交易平台连接起来,提升金融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银保监会李均锋: 发展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 将出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

李俊峰指出,要以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为底线,把握好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平衡。目前,农村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风险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服务的高成本、高风险、信息不对称和收益与风险不匹配上;其次,存在一些新的风险。例如,在过度竞争和评估的压力下,一些银行出现了“依赖小农户”的现象,一些机构竞相向小微企业贷款,一些地区向农民和中低收入人群过度放贷。此外,在农村地区,以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为名的非法集资仍大量存在。

标题:银保监会李均锋: 发展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 将出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