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4字,读完约4分钟

不用说,在国外学习和工作,在过去,即使是几天的出境旅行也是大多数人不敢想的事情。

直到1983年,中国才正式批准普通公民自费出国,但仅限于那些有海外亲属的人。2000年后,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工薪阶层出境旅游的数量增加。1993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374万人。到2018年,这个数字达到1.4972亿,增长了40多倍。根据飞猪平台的数据,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游客的足迹已经覆盖了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在英国学习期间,我去过15个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挪威和冰岛,我还接待了几个去过英国的亲戚朋友。”居住在北京的90后王(音译)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她回国的这一年并没有闲着。利用五一和国庆节假期,我去了日本、越南、香港和其他地方。在她看来,新奇、多种价格水平和便捷的手续是她近年来选择出国旅游的原因。

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中国有超过4亿中等收入群体。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93元,同比实际增长6.8%;人均消费支出5538元,实际增长5.4%。居民有足够的钱支持中国出境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时,出境交通和签证手续等条件变得越来越方便。目前,已有72个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游客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在线旅游网站上,有各种从东南亚到南极洲的产品,价格只有几千元,价格水平和产品类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国际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2018年,全球国际旅游出口总额达到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全球国际旅游收入为1.448万亿美元,实际增长4%(不包括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因素)。在众多选择中,中国已经成为受欢迎的旅游热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入境游客人数达到1.412亿,增长1.2%。

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从过去的“我想都不敢想”到现在的“一走了之”,出境旅游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缩影。事实上,不仅出境旅游,而且国内旅游都非常繁忙。

"今年的假期安排满了。"在山东工作的白领小昭(音译)说,清明节和端午节假期都很短,他和朋友们去了武汉和南京欣赏风景。5月1日,我和父母去了鄂尔多斯。现在我已经订了国庆节去云南的机票。

像小昭这样的游客不在少数。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游客人数为55.4亿,比上年增长10.8%;国内旅游收入51278亿元,增长12.3%。今年假日旅游更加火爆。据测算,清明节和五一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接待总量和旅游收入增速均突破两位数。其中,“五一”期间游客人数超过1.9亿,增长13.7%;旅游收入突破1100亿元,增长16.1%。端午节期间,游客数量和收入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除了吃、喝和购物,旅游更重要的是体验当地特色,感受当地风俗和民俗文化。”小昭说。的确,旅游消费中强调体验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日益突出。赏花、农家乐、采摘等休闲旅游,民俗文化展示、宗教祝福等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目前,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整合旅游资源,推出了许多优秀的旅游项目。“五一”期间,湖南省开展了约600项文化旅游活动,开通了72条三乡精品线路和10条自驾游线路。云南省16个城市举办了200多个文化旅游节。安徽省亳州市举办了华少健康文化旅游节、500人韶华海艺术展、儿童游乐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了约18万游客。

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遇到许多困难。

从青岛大虾38元,到向雪黑导游打人,再到云南旅游坑游客,许多游客被屠杀,强制购物和其他旅游市场混乱,为什么有反复禁令?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旅行社打出低价牌来吸引消费者,“零团费”甚至“负团费”屡见不鲜。低团费背后形成了灰色利益链。旅行社的主要利润来源不是旅游费用,而是旅游目的地购物点的份额。导游的基本工资很低,这取决于佣金。因此,旅行社、导游和商店都成了黑人的常态。

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虽然监管部门的“努力”可以清除害群之马,但旅游混乱的根源在于旅游产品的相似性,企业不能错位竞争,只能过分依赖低价优势。“无论旅游消费市场好不好,消费产品贵不贵,追求性价比已经成为消费者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特别研究员魏小安认为,集约栽培是未来的方向。事实上,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创新更个性化、多样化和定制化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低价竞争和自毁招牌。

标题: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