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4字,读完约5分钟

进入2019年仅20天,房企债券融资总额已接近1400亿元,这背后是债券到期高峰的飙升。

“2019年上半年,内地房企迎来了第一波债券到期的高峰期,明年的压力会更大。”中国银行国际研究部副主任、常务董事王伟指出。

然而,“一城一策”正悄然改变着市场对楼市的预期。融资规模扩大后,房地产企业境内外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认购情况较2018年有较大改善。与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今年1月份住房相关企业发行的债券利率大幅下降。

房企迎来了债券到期的高峰期

风统计显示,2019年前26天,房企在国内债券市场成功发行110只债券,总规模为700.7亿元,数量和规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4.3%和140.9%。

在海外,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自2019年以来,内地房企已发行23只美元债券,总发行规模为101.25亿美元,相当于约682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恒大、碧桂园、融创等龙头房地产企业,还是新城控股、R&F地产、龙光地产等品牌房地产开发商,都在1月份积极进入融资市场。

其中,发行规模排名第一的恒大地产一口气发行了三只美元债券,共融资30亿美元,利率在6.25%至8.25%之间。

碧桂园还发行了5.5亿美元的3年期债券和4.5亿美元的5年期债券,融资总额为10亿美元,利率分别为7.125%和8%。

郑融房地产一个月三次在海外发行债券,累计融资5.5亿美元。新城和澳远也两次进入融资市场。

“去年,我想发行债券融资,但未能发行,1月份到期,2月份到期,但为了避开春节假期提前发行,这使得1月份的债券市场特别活跃。”王伟告诉记者。

通过梳理上市公司的发行公告,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目的都是“对现有债务进行再融资”,即“借新还旧”。据郭进证券统计,2019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到期债券总额将达到2272.68亿元,同比增长44.26%。

领先的房企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23日,恒大以1275亿元的未偿债券总额排名第一,但三年以上的长期债券占比超过85%,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碧桂园位居第二。待偿还债券总额为642亿元,其中2019年到期的仅17.1亿元。短期债务压力相对较小,但未来将承担逐年上升的到期债务。

万科需要偿还至少189亿元2019年到期的债券本金,其中需要偿还的债券总规模为430.92亿元。不过,分析师指出,万科并不缺钱,随时可以在债券市场拿到钱。

据王伟介绍,由于房企在征地方面变得更加谨慎,房企发债主要是“借旧还新”,预计2019年房企发债总体规模将与2018年持平,甚至萎缩。当然,这也取决于政策和经济趋势。

“在经历了2018年的几次违约后,投资者变得更聪明了。基本面不佳的公司很难在市场上筹集资金。即使他们能得到钱,他们也将付出很高的代价,融资将变得越来越困难。”王伟认为,不排除今年内地房企仍会违约的可能性。

1月17日,国内地产股嘉园国际的股价“忽升忽降”,拖累内地房地产市场市值蒸发逾1000亿元。触发因素是对债务违约的担忧。嘉园国际后来表示,股价暴跌是由于抵押融资后大股东部分股份被迫清算造成的,但公告发布后,其股价再次暴跌,公司于1月22日下午1点申请停牌。

债券到期高峰来袭 房企已筹超千亿“借新还旧”

为了缓解流动性压力,一些房企选择“断臂求生”,轻装上阵。1月21日,泛海控股宣布拟以公司名义将北京泛海国际住宅区1号地块和上海董家渡项目转让给融创地产,转让项目公司股权约148.87亿元人民币(含抵减债务)。

机构投资将升温

与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今年1月份房企发行的债券利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以内地房地产企业发行的美元债券为例。在发行的23只债券中,利高地产发行的一年期优先票据的票面利率高达13.5%,郑融地产发行的一年期优先票据的票面利率为10.5%,其他债券的票面利率均低于10%。

王伟指出,债券发行总体利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近期境内外融资环境改善有关。

最近,两个地方会议相继召开,“一城一策”成为2019年各地房地产调控的关键词,也从微观层面印证了市场预期。

此外,王伟指出,1月份是投资机构布局的重要时期,债券的集中到期也意味着投资机构的资金陆续回笼,也要进行投资。即使债券收益率下降,它们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大多数房地产债券的收益率超过6%,这与股市相比仍具有吸引力。

债券到期高峰来袭 房企已筹超千亿“借新还旧”

据了解,由于机构投资债券的意愿增加,与2018年相比,住房企业认购发行债券的情况也有明显改善。

标题:债券到期高峰来袭 房企已筹超千亿“借新还旧”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