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3字,读完约4分钟

自2009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到2018年将持续十年。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持续高强度的减税和增加支出,这将在2018年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减税角度来看,2018年是近年来最大的减税年,减税超过1.3万亿,相当于2013年至2017年五年减税总额的40%,占2018年税收总额的8%。从增加支出的角度来看,改革以来公共预算赤字仍然是最大的,达到2.38万亿元,赤字率为2.6%。公共预算支出超过2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8.7%,比2013年增长57.5%。

高强度减税增支助力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回顾2018年中国高强度的减税和增加支出,6.6%的经济增长率和8.3%的税收增长率并存。这说明高强度的减税和增加支出不仅没有恶化金融运行,反而起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高强度的减税和增加支出具有很强的结构调整效应,集中解决了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足的问题,符合人民对公平的追求,满足了人民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需要,最终有助于经济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强度减税增支助力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通过减税建立税收稳定增长的长期机制

2018年的减税是在深化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实现的。从本质上讲,这种减税大大减少了税收制度对市场的干扰,降低了要素流动的成本。

例如,深化增值税改革,2018年将四个税率合并为三个,从5月1日起将17%和11%的两个税率分别下调一个百分点。过去,制造业、采矿业和商业的税率为17%,而运输业和建筑业的税率为11%。这些主要行业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显然,这项改革是关键行业的长期减负。特别是制造业增值税占增值税总额的近40%,改革对制造业稳定增长的刺激作用在所有行业中名列前茅。

高强度减税增支助力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税本质上是一种消费税,深化增值税改革以减轻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最终是减轻最终消费者的负担。其中,最直接的是由于日常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及生活服务业增值税负担的减轻,消费者购买力增强。由于增值税在最终消费环节约占增值税总额的20%,深化增值税改革对消费扩张的刺激仅次于对制造业发展的刺激。

高强度减税增支助力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消费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达到76%。事实上,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依存度的增加是一种趋势现象,因此可以说增值税改革顺应了这一趋势,具有减轻消费品税收负担的长期效应。

增加支出的重点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包容性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关系。社会发展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和需求拓展条件,而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物质保障条件。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和未来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是逐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为全体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高强度减税增支助力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从财政角度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目前,中国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并根据标准上移的原则核定了支出数额。

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开支继续强劲增长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赤字是无法应付的。2018年支出数据显示,支出增长主要是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将资金投向民生保障的重点领域。

个人所得税改革注重稳定增长与民生政策的有机结合

2018年减税的主要突破点是,过去企业和个人高强度减税并重。这一改革实现了个人所得税从分类征收向综合分类征收的转变,带来了1000亿元的减税。

综上所述,此次改革主要有三个减税点:一是增加综合所得税费用的扣除;二是扩大低税率收入的数量;第三是增加特殊的附加扣除。综上所述,上述三大减税点表明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四大特点:减税力度大、涉及人数多、政策力度精准、制度突破大。同时,也显示了个人所得税制度对相关社会政策的支持作用。

高强度减税增支助力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个人所得税制度不仅具有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双重功能,而且是调节社会发展的政策工具。随着个人收入的增长和市场化的深化,这一工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作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标题:高强度减税增支助力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