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29字,读完约10分钟
开发冰雪资源,打造热点产业
——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冬季旅游市场调查
游客们在河北邢台的天河滑雪场滑雪
人的视觉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学院
在吉林市,滑雪道建在屋顶上,滑雪者体验着“从天而降”的感觉。(人民的愿景)
在大众旅游时代,冰雪不再是冰冷的资源,而是有望成为热门产业,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了促进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供应方有必要弥补不足,升级档案。
冰碰碰车、冰道速滑、电动冰车、冰保龄球、雪地足球...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冰雪旅游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冰雪旅游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年),2017-2018年冰雪季节,中国冰雪游客人数达到1.97亿,冰雪旅游收入约3300亿元。据估计,到2021-2022年,中国冰雪游客数量将达到3.4亿,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
市场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冰雪旅游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冰雪景区。
冰雪旅游越来越热
随着消费的升级,冰雪旅游逐渐进入普通人的家庭,成为现代时尚生活的新选择
“这次我是来‘打卡’祖国的‘东极’和‘北极’的。”林莹,浙江杭州人,在黑龙江哈尔滨体验了冰雕和滑雪的魅力,去了中国最东端的富源和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冰雪的凉爽和广阔只有通过经验才能知道!"
当林莹沉浸在冰雪旅游的美景中时,邹俊杰,一位北京游客,正在享受着吉林省山林间闪电般的速度所带来的快乐。“我不相信滑雪会上瘾。因为我来过吉林一次,所以每个雪季我都要来几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长白山和松花湖的高质量雪场正在成为邹俊杰新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林莹、邹俊杰等越来越多的游客掀起了全国冰雪旅游市场的热潮,将独特的寒地资源变成了热门产业。
数据显示,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0日,吉林省冰雪季节接待游客7263.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21.81亿元,占全省平均旅游总收入的36.85%。在黑龙江,由于冰雪旅游的拉动,哈尔滨国际机场在5年内实现了年旅客吞吐量从1000万人次跃升至2000万人次,位居东北第一。
去年12月下旬,辽宁一系列冬季旅游活动正式启动,冰雪温泉、灯会、民俗文化、农贸市场等200多项主题活动在各城市展开。沈阳冰雪温泉采摘游、抚顺冰雪温泉民俗游、营口冰雪温泉养生游...冰雪、温泉和新年气氛交相辉映,成为辽宁冬季旅游的鲜明特色,深受游客欢迎。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不仅是滑雪者的度假胜地,也是游客体验冰雪旅游的好去处。今年元旦假期,崇礼区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创新高,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1.6万人次,旅游收入9300万元。
1月9日,北京在延庆区石京龙滑雪场举办了一场数千人的滑雪体验,吸引了来自上海、天津、江苏、山西、陕西和河南的1000多名游客。围绕冰雪节日体验、冰雪自驾游、冰雪红色旅游等主题,北京推出了15个冬季特色旅游产品和15条冬季自驾游路线。
"冰雪旅游是人们过上更好生活的新选择."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代斌表示,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冰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前几年,为了和家人一起去亚布力滑雪场,机票、住宿和教练费用都要几万元。今年,在你家门口找到一个滑雪胜地可以节省很多钱,而且你可以在周末“离开”胡伟,北京人,是一名滑雪者。他说“滑雪”过去是一个带有距离感的词,在北京没有多少滑雪场可供选择。然而,近年来,北京周围的滑雪场越来越多。昌平雪世界滑雪场、南山滑雪场、军都山滑雪场等滑雪场产品丰富,设施齐全,深受欢迎。
供应短板以弥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丰富度,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在网上反复比较后,我最终选择了长白山."上海游客陈喆对旅游质量有很高的要求。长白山度假村有着完备的饮食、生活和娱乐条件,成为他此次冰雪之旅的目的地。
“但总体而言,全面、高质量的冰雪旅游休闲度假产品仍然不多,选择余地不大。”陈喆坦率地说。
“中国冰雪旅游市场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产品和选择是许多游客的感受。”中国冰雪旅游促进联盟执行秘书、CYTS联科执行总经理葛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冰雪旅游产品更多地集中在冰雪观光和滑雪上,而度假产品相对稀缺,产品结构需要升级。
对于冰雪旅游市场产品的短缺,代斌认为,冰雪旅游市场的旺盛需求不仅是专业滑雪者的体育竞赛需求,也是普通冰雪爱好者的休闲娱乐需求。
“2017年,中国的滑雪者人数只有1750万,市场渗透率(当前滑雪者与潜在滑雪者的比率)不到1%。与发达国家4%的市场渗透率和中国近14亿人口的人口基数相比,空.有不小的进步”代斌表示,这要求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关注大众日常冰雪休闲需求,提高产品丰富度,优化产品供给结构。
最近,中国旅游学院对冬季游客旅游动机的调查显示,壮丽的冰雪风光和丰富的地方民俗是冰雪旅游的重要吸引力。游客对冰雪运动、观雪活动、主题节日等有明显的偏好。此外,游客对当地美食、民俗、文学艺术和生活体验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体验冰雪项目和民俗活动的游客比例达到64%。冰雪+温泉、冰雪+食物+民俗已经成为游客喜爱的冰雪套餐。
记者在调查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冰雪景区时,发现景区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一些景点基础设施不完善,住宿条件差,供暖设备、厕所等设施落后,交通便利性差;一些景区由国有林业企业改造而来,专业化程度不高;一些景点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冰灯、冰雕和一些简单的冰雪体验项目成为“老三样”。
“向雪、亚布力和黑龙江的其他地方已经在我的旅游名单上排了很长时间。”我没有去“打卡”的原因是交通不方便。”一位来自广州的游客吴伟(音译)告诉记者:“滑雪场周围没有机场,所以你必须从哈尔滨乘火车和公共汽车。”每次想到在这么冷的天里辗转反侧,我就打消了去的念头。”
"冰雪旅游需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葛磊表示,冰雪旅游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游客对便利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有很高的要求。“除了加强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之外,景点还应关注服务的不足,并专注于打造标志性的优质服务。例如,滑雪旅馆配备了烘干机,露天冰雪风景区配备了公共取暖手炉,厕所设施得到改善。”
文件和升级。移动
延伸产业链,丰富冰雪旅游内涵,寻求可持续发展突破
“去年,我们与中国的一个手机直播平台合作,用8万吨雪和500吨冰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峡谷场景。开幕当天,它吸引了6万多名游客。”哈尔滨冰雪世界是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老式冰雪景区。近年来,人们为创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景区增加了一批项目,给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增加了15个冲水保温厕所,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我们紧紧抓住长春市中心的区位优势,不断升级雪原的设施。”长春郊区庙象山滑雪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滑雪场内建有长春唯一的六人高速吊椅索道,并增加了夜间滑雪项目。"只有不断为游客创造新的体验,我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除了不断丰富冰雪游玩项目,冰雪旅游还需要延伸产业链。”代斌说:“我们不能把冰雪文化局限于旅游业,而应该成为包括体育、休闲和度假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韦伯表示,目前中国冰雪旅游的游客并不多,一些游客只是参与其中,体验了一两次后就不再参与了。提高游客粘性要求我们丰富冰雪旅游的内涵,不仅仅是滑雪,还要满足冰雪观光、消费和住宿等多层次的需求,从而提高游客再次消费的意愿。
“滑雪是季节性的,仅靠冬季冰雪产品很难维持景区的长期发展。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滑雪场应该发挥更多休闲度假的作用。冬季主要运动是滑雪,夏季和秋季可进行户外运动,如登山、徒步旅行和野营。”以曾韦伯为例,他说,在过去的两年里,河北崇礼的许多滑雪场都在夏秋两季推广户外运动,滑雪场几乎可以全年运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强消费粘性,吉林省提出了‘冰雪+产业’模式,推动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产品向以参与和体验为重点的复合产品转变,重点打造冰雪休闲度假、温泉养生、观光体验、B&B古迹。”据吉林省文化旅游厅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的探索,吉林省对冰雪资源进行了重新发掘和定位,提炼出了其独特的产品符号——深冰玩、厚雪玩、温泉和热人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西冰东雪”的产业格局。
辽宁推出了以“玩冰雪、泡温泉、品民俗、过年”为主题的“冰雪温泉+”系列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形式,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形成了冰雪旅游品牌,并获得了知名度。
河北省政府发布的《冰雪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突出和强化张家口滑雪产业和承德冰雪产业的核心区域,发展和壮大北京、天津、唐山和太行山三大冰雪旅游带,建设张家口装备制造、廊坊装备制造、雄安新区技术研发和石家庄综合服务四大基地,打造会展论坛、教育培训、冰雪活动等国际品牌。
为了进一步优化冰雪旅游环境,2018年11月,黑龙江省宣布设立旅游信贷基金,并建立了旅游投诉预付款制度。游客与景区商户或导游发生纠纷后,首先由资金处理机构先行支付,然后由处理机构进行后续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赔偿责任人。
鉴于许多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有关部门和地方已开始加大对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目前,长春机场新航站楼、京张高速铁路和敦化至白河(长白山)高速铁路等项目正在改善热门冰雪目的地的可达性。
“我认为理想的冰雪旅游是四样好东西——好看、好玩、好生活和热心肠。”葛磊说,中国冰雪旅游正处于从粗放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景区应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让消费者在冰雪中享受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更好的产业链。(记者罗珊珊柯忠佳李家鼎)
[我要纠正错误]责任编辑:齐修养
标题:开发冰雪资源 打造热门产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