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44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初步测算,未来五年要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点任务,需要投资7万多亿元。要保证7万亿元的投资,必须建立以金融优先、金融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在“7万亿元”投资中,财政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将“活水”资金倾斜到农村振兴领域。

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五年,7万亿元!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副部长韩军在“清华三农论坛2019”上表示,“我们初步估计,未来五年要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点任务。投资需要大约7万亿元人民币。”

“7万多亿元”,这么多钱从哪里来的?“要建立金融优先保障、金融重心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韩军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财政优先担保”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财力。地方政府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农村振兴。“优先保证”是没有问题的;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有没有可能不“优先保证”对农村振兴的投资?韩军的回答是:“财政支出压力更大。按照中央的要求,增加“三农”总量,作为重点保护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显然,在财政投入方面,地方政府别无选择。必须始终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加快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对农村振兴的投入。由于农村地区需要振兴,许多基础设施投资只能依靠金融,如农村公路、农村水利建设等。没有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难以改善,金融和社会资本难以干预。

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社会积极参与”表明社会资本只是一个“参与者”,难以承担重要任务。农村振兴的资金投入主要取决于“金融重心的倾斜”。

问题是,金融如何才能在“7万亿元”投资中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将资本“活水”的重心“倾斜”到农村振兴领域?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提高政治地位,把振兴农村作为重中之重,把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三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首先,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的正确方向。

农村金融改革的正确方向是什么?按照“繁荣工业、宜居生态、文明乡村、有效治理、富裕生活”的农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正确方向。换句话说,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围绕农村振兴目标,改革不利于农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和支持“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因此,一方面,农村金融改革应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业供给方的结构改革,以更好地支持农村“产业繁荣”。通过改革,可以改善和优化金融供给,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和数据应用能力,提升金融供给的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支持农村新产业和新业务形式的发展,帮助农村全面振兴。

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另一方面,改革传统信贷模式,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支持美丽农村建设。不仅要改革和完善与农村绿色金融相关的标准规则和政策体系,还要鼓励银行和金融企业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建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和发展基金,帮助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此外,要改革信用评估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扶贫模式,促进农民“小康”。

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其次,完善适合农业和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什么样的农村金融体系“适合”农业和农村的特点?它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适度竞争、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差别化的农村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过去,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构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做出了贡献,需要不断推进。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担保、信托、基金、保险、资产管理等机构;重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三农”密切相关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非金融机构等农村金融组织在“三农”市场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继续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才能保证信贷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毛细血管”,使农村振兴有一个发达的“根系”,使农村振兴的大树生根发芽。

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同时,还应采取定向减RRR、再融资、再贴现、住房抵押贷款等货币支持政策,以及融资信贷支持政策和“三农”金融支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向农村金融机构倾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专项低成本资金配置。只有政策倾斜,金融机构支持的农村振兴资金才能“集中”。

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第三,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回归原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回归原点”。事实上,不仅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且所有农村金融机构都应该在农村,关注“三农”,全心全意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只有源于回报的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在农村投入更多的资金,帮助“三农”和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降低融资成本,而不是从现实转向虚拟,将资金转移到空,才能保证农村振兴的资金供给。五年内实现7万亿元农村振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财政要优先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财政应该倾斜资源,让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社会资本应积极参与,与金融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农村振兴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标题:五年七万亿乡村振兴资金从何而来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