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8字,读完约4分钟

风险控制和早期规划

一些银行主动“裁员”

网上贷款存管业务

⊙记者金琼斯○编辑

尽管目前网上贷款平台备案方案尚未实施,但一些银行已开始主动“收缩”网上贷款平台存管业务。去年3月底,贵州银行全面退出网上贷款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后,上饶银行近日向部分签约的网上贷款平台发出了终止存管业务的通知。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曾经被中小银行视为创收方式的网上贷款存管业务不再是热点。“一些银行已经终止了与一些网上贷款平台的合作,存在声誉风险,但更多是由于网上贷款市场的早期判断。”苏宁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市场预计,许多无法通过申报的小型平台将被淘汰。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银行自愿终止了合作

网上流传的一封关于终止上饶银行同业拆借资金存管业务服务协议的通知信显示,该行决定在协议到期后不再与网上拆借平台续签协议,到期后双方的合作关系将自动终止。同时,我行要求网上贷款平台在协议到期后3个月内不增加平台未清余额,并完成系统迁移工作。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上饶银行的在线平台已经“瘦身”。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11月23日,上饶银行已推出78个平台,全部已全面开展业务。与之前披露的86家公司相比,有8家公司存在风险。

此外,浙商银行最近终止了与一些网上贷款平台的合作。据记者在官方网站上查询各种网上借贷平台,戴敏天下、Koudai.com等几个网上借贷平台最近已经结束了在浙商银行的存管业务,并将存管系统转移到其他银行。“由于与浙商银行的合作到期,平台决定用新的网络银行存管系统取代存管系统。”人民贷款世界的负责人说。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记者询问浙商银行是否会彻底退出网上贷款资金存管业务,但对方没有给出明确回应。

在备案结果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往往会对网上贷款平台持谨慎态度。一位中小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监管政策的收紧,未来开展网上贷款存管业务将更加审慎。“一开始,我想测试一下网上贷款平台的存管业务。但是,在监管更加严格的情况下,我们暂停了这一程序,今后应该对股票业务进行整顿和改造。”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担心风险和前景

去年以来,网上贷款监管政策更加严格,银行发展网上贷款平台存管业务的态度也变得保守和谨慎。“网上贷款市场正在分化。市场普遍预计,许多未能通过备案的小型平台将会被淘汰。就银行而言,如果存管平台主要是中小型的,它们将来不太可能通过备案。目前,银行设立独立系统或专门人员负责相关事务可能意义不大。”薛洪言表示,只有银行保持拥有大量资金和可持续收入的总部平台,业务才能持续发展。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将迎来合规备案的最后期限。尚未挤进行业龙头的网上贷款平台已经在计划转型和退出。一家中小型在线贷款平台的负责人最近表示,预计未来进入合规备案名单的希望不大。目前,计划在股票资产自然到期后,它们将不再继续工作,逐步清算和转换,并退出网上贷款行业。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过去,许多中小银行已经尝到了存款业务的甜头。然而,随着风险的暴露和监管的严格,存款银行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未来的平台退出过程中,对于银行来说,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影响,如声誉风险."薛洪言表示,有人批评存管银行“被拯救但未被管理”,管理不善,或者不负责信息披露。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银行通常会在签署合同前检查股东背景、运营能力、风险控制技术和基础资产的真实性等一系列指标,还会进行招标,以查明是否存在真正的借款人,但这种调查也不全面,存管并不意味着不会有风险。”融360数据研究所在线贷款分析师陆说。

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存款银行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集中。目前,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的43家存管银行的“白名单”中,王新银行和上饶银行占据了大部分接入平台。其中,只有王新银行可以访问106个平台。

标题:控风险早筹谋 部分银行主动“缩编” 网贷存管业务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