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3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于幼婷
过去一个月左右,a股公司2018年年报的披露已经陆续进行。随着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年初许多公司的业绩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市场对a股公司2018年年报的走势给予了特别关注。
虽然市场普遍预期2018年年报增长率将会下降,但a股在近期仍继续呈现上升势头,即使在1月底业绩下降相对集中的时候,市场整体表现仍较为温和。未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压力可能进一步释放,交易所年报披露一线监管的责任将更加突出。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今年年报的审计目标已经明确,即把握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公司治理、规范经营等方面的真实情况,找出公司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和提高质量。
提高年度报告披露的有效性
上市公司年报信息不仅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依据,也是了解经济走势和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因此,提高年度报告中重要信息的可读性和有用性对满足投资者的知情权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高度重视年度报告的披露和审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作机制。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结合近四年的行业监管经验,引导和督促上市公司提高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如实反映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从多个维度丰富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推动上市公司披露投资者愿意阅读、喜爱阅读和享受的年度报告。
具体而言,在继续执行已发布的28条具体行业指引的披露要求的基础上,要加强横向和纵向标杆比较,丰富业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维度,将公司个体经营的解读与行业整体经营的判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为投资者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公司的全貌,为投资者全面掌握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做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一些企业信息披露过于简短、庞大和模糊的公司,将加强监管,督促公司补充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强调。
据了解,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进行了现场和视频形式的专项培训,讲解了编制年度报告的注意事项,并对审计重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优化年度报告披露的技术支持,确保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预约通过电子系统顺利披露。
重大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一年来,中国经济运行稳步推进,变化平稳,下行压力加大。上市公司经营不确定性增加,部分公司未能适应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前期积累的潜在风险暴露无遗。
在各种潜在风险中,股票质押、债券、商誉减值、大股东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等重大风险以及并购目标绩效的实现,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尤其是计提巨额商誉减值,这似乎是讨论2018年上市公司绩效时不可回避的话题。据国海证券统计,近300家上市公司业绩预测涉及商誉减值,减值总额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严重拖累了a股年报业绩。
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已做好充分安排,提前进行底部筛选,审计将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财务疑点,如可疑现金交易、大额存款和负债、异常利润水平等。
前期,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力量对市场普遍关注的重大风险问题进行了周密安排、跟踪和解决,对公司和中介机构进行了约谈,并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了严格问责。在年度报告评审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继续结合前期工作落实风险防控导向,关注各种风险的演变,做好化解和应对工作,坚决把握无系统性风险底线。
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公开询价手段,加强局社合作,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迅速处理明显的重大金融欺诈、规范操作缺陷等违规行为,并严肃追究责任。
帮助上市公司转型升级
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迫切。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努力探索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新措施,在年度报告审查中彻底审查上市公司面临的实际困难。
受内外因素交叉影响,各类上市公司面临持续稳定经营的诸多压力。其中,一些传统制造业存在暂时的经营困难,下游需求侧的一些行业增长受限于空,经营业绩调整较深;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亟待解决;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
基于上述情况,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年报评审将重点梳理和摸清情况,深入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困难和需求,研究并提出有利于支持公司转型升级、化危机为机遇、提高管理质量和治理水平的针对性措施。
在具体方向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将重点关注民营企业融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传统产业重组、周期性行业去产能等具体情况。,并全面评估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并购等制度安排。在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公司转型、识别关键节点、共同努力、研究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发挥作用,帮助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业务质量、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标题:探索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新路径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