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6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记者李小虹
“身份分析系统是工业互联网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互联网的‘中枢神经’。过去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进标识分析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顶层结构基本建立,节点建设加快,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应用生态初步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席经济学家王最近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中国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年工业互联网峰会上表示。
中国制造智库研究院院长王新认为,工业互联网标识可以优化生产线,缩短生产流程,实现智能化和利基定制化生产,实现智能互联。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标志分析也将在未来的市场消费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强调,中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创新。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必须依靠创新,增强自主能力,突破核心技术。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王表示,工信部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完善各级标志解析节点。力争到2020年建成多个国际根节点、5个国家节点和50多个二级节点,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注册和备案等支撑系统。二是加强标志分析技术的创新。我们将团结生产、教育、科研各方力量,汇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R&D资源,加大鉴定分析核心技术和产品的R&D和创新力度,提升鉴定技术产业的供给能力,努力满足大规模产业布局的需要。第三,加快标志分析整合的创新应用。努力形成融合标识产业各环节的综合产业生态,提升大规模标识分析服务能力。第四,促进标志分析的开放性发展。建立和完善政府、行业联盟和企业之间的多层次沟通和对话机制,深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对话和战略合作,形成多边、开放、透明的网络治理结构。
关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崧指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标识将消费者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串联起来,贯穿于从企业生产到用户消费的全过程,形成一个连续的双环,使制造业进入商业状态,消费者可以借助标识随时了解消费品的状态。
星汉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戈认为,近十年来,企业的升级一直围绕互联网和信息化进行,数据和识别是升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识别,行业可以从基础行业转变为信息化和数据行业,这样的企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标题:应加速推进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