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1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合肥2月26日电(记者王胜志,东学)一杯绿茶化解村民纠纷,而“道德红黑榜”评说是非曲直,村规民约遏制庸俗化...在安徽省淮北市,由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主席的村民委员会,聚集了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
这种“一团一会”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提高了服务效率,促进了风俗习惯的转变,探索了一条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善治之路。
“一组一会”凝聚了乡镇贤人的“五老”
淮北市位于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的交界处,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人口最多的城镇有139,800人,人口最多的村庄有13,000人。此前,随着行政村的合并和管辖范围的扩大,乡村治理问题如乡村管理不到位、服务缺乏、矛盾调解不及时等时有出现。
为此,淮北市于2017年开始探索党建带团治基层的“一团一会”新模式:“一团”即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一会”由党组织牵头。动员老党员、老村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干部和其他有较高威望的乡贤,民主选举产生5至7人的村民委员会。原则上,党支部还是
“要不是船长,我不会在这里!”淮北市石台镇吴彤村74岁的留守老人孙,回忆起去年8月台风带来的洪灾,至今仍心有余悸。
孙的队长是第二村委会主席吴淑敏。他是一名老党员,已经担任生产队队长十多年了。他了解每一个家庭的情况,是一个被群众信任的“温暖的心”。那天晚上八点钟,水没有到达孙的胸口,但她守着老房子,不肯开门。吴淑敏趴在窗户上,边说边劝说,最后破门而入,把她放在了高处。
吴彤村党委书记孙桥告诉记者,吴彤村背靠大山,地势低洼。村子里有3000多人需要转移。仅靠村里的两个委员会很难处理这件事。由于所有五个委员会的派遣,人们被从一个房子转移到另一个房子,河道被提前清理干净。经过三天的暴雨,房屋倒塌,道路被切断,但吴彤村没有人员伤亡。
“为人民做事,我们有存在感和成就感。”陈红江,刘桥镇刘桥村陈子兰庄村委会委员,刘桥一矿工会主席。现在,他从家访中带回了做思想工作的经验,并继续在调解纠纷和改变习俗方面大放异彩。
“以村委会为形式的基层自治,必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否则就会缺乏领导方向的‘骨干’。”淮北市委书记黄晓武说。目前,淮北市调整组建了2267个党组织,成立了2274个理事会,1963年“党群小家庭”和“党群联合站”扩大了党在农村工作的“臂膀”,74%的村民党政领导承担了重担。
“联系党群”、改变风俗、改变新面孔
春风变雨,默默地滋润着万物。记者走访淮北市,发现“一团一会”打开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使许多村庄改变了习俗,改变了面貌。
刚从邻村的一次欢乐活动中归来,铁佛镇道口村的党委书记、蒋子兰庄主席蒋寿坤赶紧召集村民会议。“人们的工作没有硝烟,几个大盘子不见了,桌子的数量明显少了!”姜守昆对江九山委员说:“再过三天,你们家就要娶她的女儿了,镇上要推动风俗习惯的改变,一定要落实!”
“以前有香烟和蔬菜。我不干了。人们没说我吗?我女儿不高兴,这很尴尬!”经过多次思想斗争,2018年4月25日,姜九山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5桌变成了15桌,一桌从600元变成了400元,没有烟和糖。
姜守昆作为这次行动的“大老板”,用喇叭向村民们解释。“这都是我们董事会要求做的事情简单。这与一家之主无关。过了村,这个标准一定要改!”
从那以后,做大事的坏习惯在江子然庄消失了。
烈山镇花家湖社区党支部书记高感受到了“一团一会”在社区工作中的互补作用。在摆脱了村民们的日常纠纷后,她花时间和精力修复了闲置的旧村部,拆除了废弃的危险建筑,清理了土地,并为村民们增加了新的公共场所。
党建引领基层“三个治理一体化”推进
“经过不到半年的探索,约有70%的村组和自然村根据实际情况自愿实施,目前已覆盖了全市91%的村组和自然村。”淮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梁桥没有想到“一人一会”的新基层治理模式会如此受欢迎。党的建设指导下的基层自治赢得了人民的心,也提高了基层的组织力量,逐步推进了基层自治与法治和德治的紧密结合。
基层执法单位如派出所、城市管理办公室、司法办公室等在城镇设立的执法服务联络点已遍布淮北市。法律工作者陈常年在临涣镇担任免费法律顾问。该镇有“去茶馆评点”的传统,“一团一议”中的144家连欣茶馆已覆盖全镇19个行政村。
陈经常带领老党员在茶室依法调解村民纠纷,讲真话、讲法律、动感情、讲道理,基本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村。
“过去,一个行政村的党组织和党员分散在各个自然村,很难发挥先进的模范作用。现在,党员超过三人的自然村可以成立党组织,凝聚力更强。”松疃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菊泉认为,党员带头以德促村。“挖掘群众中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建立‘道德红黑榜’和‘善行榜’...党员作为党群关系的微观家庭载体,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传统美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安徽淮北:“一组一会”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