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02字,读完约10分钟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适合居住、工作、旅游的优质生活圈。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金融和制造业等许多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有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中国参与国际高端竞争的先锋。四十年前,风开始向南吹向广东,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广东吹向全国。40年后,在这个改革开放的热点地区,粤港澳大湾区诞生了,世界级的海湾地区已经准备好了。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经济的60%集中在河口,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离海岸100公里的沿海地带。作为一种重要的沿海经济形式,海湾地区经济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亮点。以纽约湾、三藩市湾和东京湾为代表的世界三大大湾区,不仅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技术变革的领导者。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组成,具备建设世界级海湾地区的基本条件。根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18万亿元。此外,“两区九市”不断推进与韶关、河源、汕尾、阳江、清远、云浮等珠三角六市的区域一体化,在世界四大大湾区中拥有最大的腹地区位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香港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肖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球领先的贸易、金融和服务中心城市香港、中国领先的创新科技城市深圳、中国超级消费和贸易城市广州、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基地城市佛山和东莞,以及全球领先的游戏和娱乐城市澳门。粤港澳大湾区是仅次于纽约、旧金山湾区和东京的世界第四大大湾区,有望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未来,它有望拥有世界级的超级大湾区,拥有三大功能:纽约金融中心、三藩市创新中心和东京制造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广州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简言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金融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探索和构建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二是充分发挥海湾地区开放型、大型、专业化经济组织的优势,加快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进程,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增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后劲;三是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延伸,重塑全球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中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机遇,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形成创新的协同效应

已建成多年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已于去年年底通车,虎门二桥将于今年上半年通车。深华通道的建设将进入快车道,莲花山隧道的建设将提上日程。珠江两岸将很快告别仅连接一座虎门大桥的局面。此外,连接广州、深圳、香港等核心城市的广深港高速铁路已经通车。从广州到香港只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沿途的城市都包括在一个小时的城市群中。上述项目串联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两个区和九个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交通可达性和连接便利性越来越高。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地理位置相近,但却有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种法律框架、三个海关区和四个中心城市。根据《规划纲要》,在“一国两制”下,广东、香港和澳门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法律制度,属于不同的关税区。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如果把粤港澳大湾区最好的东西放在一起,这个海湾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海湾地区。但仍然存在一些障碍。”肖庚指出,如何整合粤港澳大湾区不同的系统和城市,如何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真正高效便捷,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效率和效益,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腾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表示,港澳拥有国际化的商业和科研资源,广深有能力孵化科技产业,东莞、佛山、珠海、惠州有制造业和应用转型基础。现在,许多科技企业都在深圳招聘人才进行研发,并在东莞等城市制造新的智能硬件和设备。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形成创新的协同效应,我们就有机会形成新的全球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各级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林表示,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从更深层次上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各种因素的循环问题。肖庚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可以创新香港的一些先进制度,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超级经济特区。这个超级经济特区甚至可以包括邻近的海南自由贸易区(香港),成为世界级的经济特区,这可以使这个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制度创新的试验场。如果这一制度创新设计成功,不仅将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有益尝试,也将为世界未来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创建科技创新中心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与美国和德国持平。科技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重中之重。根据《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整合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体系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重要新兴产业源。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江林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突破。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像美国硅谷那样的地方,粤港澳大湾区可能成为中国的技术创新中心。”马认为拥有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系统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改革开放以来,除了腾讯,粤港澳大湾区还培育了一大批新兴龙头企业,如华为、比亚迪、SF、大江、格力等。”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我希望这里能诞生全新的东西。”DJI创新总裁罗振华表达了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期待。“半导体和个人电脑是硅谷孵化的新产品,开启了一个时代。粤港澳大湾区能孵化出什么新产品来开启下一个时代?它不应该只是模仿东京湾区或硅谷湾区,而应该创造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粤港澳大湾区计划出台之前,粤、港、澳三地都把重点放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上。2017年7月,粤港澳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出“统筹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优化跨区域合作和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国际化、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和效率,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导向和支撑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2018年下半年,广东省出台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明确了广州、深圳和东莞科技创新产业的定位,提出建立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香港已在2018 -2019年预算中拨款500亿港元支持创新和技术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马建议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培育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生态。借鉴美国硅谷等地引进的人才发展措施,充分发挥粤港澳湾地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优势,组建湾区大学联盟,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交流,探索高考互认、区域内转移、学分互认机制。依托前海、南沙、横琴自由贸易区设立国际人才特区,简化外国科技人员就业签证,放宽入境时间,增加技术移民签证数量,探索建立海外人才绿卡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高等教育建设,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实力雄厚的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办学,打造具有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湾区大学群。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江林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平台的资源整合是科技创新中心取得突破的关键。以海湾地区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为例。目前,深圳缺乏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这正是香港和澳门,尤其是香港的优势。他认为,要在国际上配置深圳的工业资源,单靠深圳是做不到的,必须依靠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平台。“加速全球资源的聚集是与大湾区的建设分不开的”。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带一路枢纽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和作用,提高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的有效对接,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万和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粤港澳大湾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是连接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唯一场所。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文化纽带:侨乡、英语和葡萄牙语。它一直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和世界的窗口。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中支撑南海-东南亚路线的最重要节点,从而形成面向东盟的主要国际海陆通道,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枢纽。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江林和肖庚都提到了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门户枢纽中的作用。根据江林的说法,香港有大量海外侨胞,而香港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都与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国家息息相关。在与大湾区共同寻找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时,我们应该在新的时代扮演好桥梁的角色。肖庚指出,“一带一路”开发项目的融资多与海外有关,而香港金融市场便于海外交易,与内地联系密切。香港有条件发展成为未来“一带一路”发展项目的离岸融资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秦简建议,在对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地区应依托世界级的机场集团和港口集团,加强机场集团和港口集团的资源整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高度开放的国际航空空网络、国际航运网络和国际信息网络,以增强对接能力。在交通网络基础上,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能力合作网络、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国际现代服务网络、国际要素流动网络、跨国企业投资贸易网络和国际交流网络。他表示,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应依托核心城市和开放平台,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充当“一带一路”的客厅和展厅,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商务谈判、经贸投资、会议展览、人文交流等活动。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