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8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强调“稳定投资”不是走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而是增加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加快重点投资项目的落地。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抓住项目的同时,必须把重点放在短板领域,确保重大投资项目符合规划,符合新的发展理念和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不能打着“稳定投资”的旗号盲目上马。,搞重复建设,甚至继续推出落后产能项目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并主持座谈会时,强调要充分发挥研究大战略、协调大政策、推进大项目、分析大趋势的作用,促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采取措施稳定投资。重大投资项目应符合规划,符合新的发展理念和高质量的发展要求,避免出现“半拉式项目”。
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现阶段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有必要在投资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的地方会议,显然需要在投资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大补缺力度,稳定重点领域投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特别是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往往采用“强刺激”的投资手段来刺激经济。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强调“稳定投资”不是走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而是增加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加快重点投资项目的落地。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也有利于弥补各相关领域的不足,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方面,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些关键领域的短板是现阶段投资需求的潜力,也是影响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投资更加注重在弥补不足、调整结构、强化薄弱环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准确定位短板领域,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要建立现代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重点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要优化供给结构,实现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动力变化,就必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要显著提高供给水平,必须有效增加有效投资,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业化,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中国经济要想有效应对下行压力,还必须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的内生驱动力。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大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稳定投资的各项措施。
目前,这一年的强烈味道还没有消散,许多地方的重点投资项目已经陆续开工。例如,春节后,江苏省13个城市的41个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158.8亿元,投资项目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机场。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抓紧土地项目时,必须把重点放在短板地区,确保重大投资项目符合规划、符合新的发展理念、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决不能打着“稳定投资”的旗号盲目上马,搞重复建设,甚至继续搞产能落后的项目。要加快释放投资需求潜力,抓紧在有建设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在条件还不具备的地方,也要抓紧前期工作,争取尽快把工程建设推进到施工阶段。
防止“半拖工程”的出现,关键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合理保证重大项目特别是在建项目的正常资金需求。各有关部门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协调配合,落实减税、减费政策,管理和利用好预算内投资,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突出重点,补短补弱,创新政府投资方式,通过投资补贴和资金注入,带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门槛,不断充实和完善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以便私人资本能够进入和发展,并提高其投资热情。
需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投资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有必要继续重申财政纪律,不仅要确保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效率,保证财政政策保持稳定增长的力度,还要避免个别地方政府的无序借贷行为,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标题:经济日报评论:切实抓好稳投资各项措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