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6字,读完约3分钟

储能市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瑞载最近撰文指出,在中国,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储能行业将达到爆发的临界点,储能的春天即将来临,这不仅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一片“蓝海”,也给传统的承保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储能产业将成为 中国保险市场蓝海

储能是智能电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随着政府对储能产业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业务模式日趋多样化,应用场景不断加快。

2017年,中国发布的《关于推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储能产品的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标准体系,涵盖储能规划与设计、设备与测试、建设与验收、并网与测试、运行与维护等内容。,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完善储能产品性能和安全检测认证标准,建立国家储能检测认证机构,加强和完善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特别是在2018年中国颁布的一系列储能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储能的热点市场。几个省的100兆瓦储能项目已成功规划和实施,储能调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光存储和充电、微电网等用户侧园区项目遍地开花,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翻了一番。

储能产业将成为 中国保险市场蓝海

随着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储能产业近年来不断拓展市场。根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储能产业市场前景和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截至2018年9月底,中国已投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为6.497亿瓦,占2.1%,同比增长104%。

储能产业将成为 中国保险市场蓝海

瑞士再保险(Swiss Re China)工程保险部副总裁、资深保险人陈洪渊表示,储能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给保险业带来了新的“风险池”,如储能系统质量和效率保证保险、相关责任保险等传统风险以外的新风险。储能行业的巨大规模给保险业带来了一片“蓝海”。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个“蓝色海洋”中隐藏的风险和挑战。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新技术促进了储能效率的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技术风险。不断发展的技术挑战了传统的承保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使用历史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储能产业将成为 中国保险市场蓝海

面对如此巨大的储能行业蓝海市场,陈洪渊认为目前保险业应重点跟进三个方面:一是保险业应积极跟进储能行业的技术发展,积极配合检测认证机构制定储能技术、生产和产品质量认证程序并实施认证,依靠第三方认证机构解决储能系统设计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二是以储能系统效率为目标,积极配合储能相关科研机构探索设计不同路线、系统、材料和设备的收紧测试标准,配合相关实验室进行相关收紧测试,了解储能系统的长期效率。目前的挑战是储能行业没有业界公认的收紧测试标准,这就要求(再)保险行业积极投资这方面的技术。第三,鉴于储能系统的质量可靠性和一致性,(再)保险行业需要积极加强与相关行业产品质量审核机构的合作,进行全面的工厂审核,确保制造商能够持续生产高质量的设备和系统。(张乐制图)

标题:储能产业将成为 中国保险市场蓝海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