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94字,读完约6分钟

3月27日晚,第二批科技板块名单发布,8家企业再次接受上市申请,其中深圳微芯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转入科技板块。根据东方财富网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已有17家企业在科技板块申报上市。此外,还有24家企业需要申报,符合标准的企业多达1242家。

IPO企业转投科创板将成新风潮?一切还看今后估值!

其中,已申报上市企业和拟申报企业都改变了咨询申报企业的形象,试图从主板、其他市场甚至其他交易所“转向”科技股。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有9家这样的企业。此外,还有很多香港的股票公司或公司申请在香港上市,然后转到科学技术委员会。

IPO企业转投科创板将成新风潮?一切还看今后估值!

(企业从主板等国内资本市场申请科技板块变更辅导,其中金达莱现为新三板上市企业。数据来源:选择和网络)

新技术公司转向科技板块会是一种新趋势吗?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估值将是最大的推动力。

海外ipo公司急于扭转局面

新三板保险机构史圣大连(831566)于3月19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招股说明书,称计划于3月29日正式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但在3月26日,它踩了刹车。

在此期间,第一份科技板块名单于3月22日公布,这显然动摇了史圣大连的方向。该公司公开表示,已获悉科技局的最新情况,“正在制订下一步策略,并积极评估mainland China和香港的资本市场情况,以及各证券交易所和其他融资平台的最新发展。”

IPO企业转投科创板将成新风潮?一切还看今后估值!

类似的公司不在少数。新三板企业赛特斯(832800)也相继选择了ipo和“新三板+h股”,并在近日终于宣布了科技股的冲刺。

对于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来说,复旦张江(01349)是第一家在科技板块公开上市的制药公司;中国郝彤(03969)宣布寻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板块上市;上海复旦(01385)也表示,将把拟上市的交易所和板块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板块,并正在接受华泰联合证券的上市指导。

IPO企业转投科创板将成新风潮?一切还看今后估值!

ipo企业从HKEx转向科技股的动机显而易见:内地企业对国内资本市场更加熟悉。此外,科技股包括红筹股和vie结构,以及同一只股票的不同权利;对于一些无利可图的新技术企业(HKEx只允许无利可图的生物技术公司上市),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也张开双臂,允许更广泛的企业进入。

IPO企业转投科创板将成新风潮?一切还看今后估值!

一位为企业提供海外ipo服务的机构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大多是商业模式驱动型企业,而科技局的定位是为科技创新服务,属于技术驱动型企业。据这位人士介绍,国内企业出于战略定位,一般选择海外上市。

chansons Capital执行董事沈梦对时代财经表示,企业选择海外上市,是因为它们自身的条件不符合a股的要求,等待期也不确定。然而,新的科技委员会机制将吸引这些企业。

估价是核心原因

如果企业到海外上市的情况比较特殊,那么已经提交a股上市申请的企业,如股权结构、利润指标等,都符合传统a股行业的申报要求,那么为什么还要更换董事会呢?

时代财经采访了许多机构人士,他们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相对灵活的科技委员会制度和乐观的估值预期。后者是更重要的原因。

原保荐代表人王向表示,科委会的审核时间更快,突破了发行价前23倍市盈率的限制。“科委的审计更关心的是信的质量和定位,这会相对减少实质性判断和窗口指导。人数会少一些,所以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会高一些。”

对于董事会转让操作的难度,王表示,从理论上讲,在其他董事会申请ipo的企业,如果监管部门给予反馈,是不会更换董事会的。如果是在这之前提出来的,那主要是更新材料,而且工作量不大。

大象投资咨询公司CEO阎晓波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科技板块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符合条件的企业转投科技板块后会得到更多关注,这将直接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沈梦认为,科技板块的交易机制更加宽松,尤其是估值在不断的刺激下可能会进一步冒泡,这将对上市公司更具吸引力。

据时代财经称,除了ipo企业的需求,一些pe/vc机构也在敦促投资项目为科技板块做准备。

广发证券认为,科技股可以缓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与退出”困境,缩短退出周期,并倾向于提前投资;引导pe/vc“硬技术”投资理念;使一级市场的估值趋于合理。

梦想家孵化器的合伙人李对表示,对于投资机构来说,积极推动企业到科委去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尚未实现盈利的大型项目。然而,这也取决于科技股市场的估值能否达到理想水平。

“如果投资机构给出的估值相对较高,我相信许多企业会蜂拥而至。不过,如果科技股的流动性不足,估值相对偏高,投资热情可能会降温。”他补充道。

阎晓波还表示,从他公司的实际服务项目来看,有一定比例的企业持观望态度。

此外,券商也可能成为企业转向科技板块的推动力之一。李坦言,企业主要是由保荐人推荐去科技局,如果券商觉得有些企业符合要求,也可能建议他们转到科技局。

这将客观上加快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发展。对此,华安证券分析称,作为资本市场的渐进式改革,科技板块需要在前期形成一定的规模,这将直接增加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的利润,提升直接投资等协同业务的绩效。

为了鼓励辖区内的企业申请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地方政府制定了慷慨的政策,这也被视为企业转移委员会的强大动力之一。

导致板块之间对高质量新技术资产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些ipo企业有很高的士气转向科技股,但这些企业在申请科技股时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闫晓波认为,这些企业通过转让董事会的概率可能更高,但这只是因为这些企业已经规范运作了更长时间。事实上,在审计层面,监管层面将平等对待所有首次申请或转让申请的企业。

时光倒流至3月25日晚,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初始业务若干问题的解答》,为新一轮ipo审核划定了50条红线。市场将会发现,中国证监会新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50条款》中的相关内容与中国科技厅发布的上市审核问答内容是一致的。

IPO企业转投科创板将成新风潮?一切还看今后估值!

但这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高质量的新技术企业会导致科技板块和其他板块市场之间的竞争吗?

王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有这么多优质的上市资源”。

严晓波认为,短期内很难在主板和其他市场保留高质量的新技术资产。“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可能涉及监管理念和交易规则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时,他也认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一项国家战略。“从科技局的定位和启动背景来看,其他局要配合科技局的工作,地方要服从大局;我们建议不要刻意‘保留’这些技术公司,把要提供的服务放在适当的位置,让企业决定继续保留哪一个董事会。”

标题:IPO企业转投科创板将成新风潮?一切还看今后估值!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