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9字,读完约5分钟
日前,上海金山和浙江嘉兴长三角农村振兴先导区建设全面启动。通过建立常态化和长期对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共同推进
在春播季节,上海金山和浙江嘉兴携手播下长江三角洲腹地农村综合振兴的种子。3月25日,浙江省金山、上海、嘉兴长三角农村振兴先导区建设全面启动。地处沪浙毗邻的金山夏朗、泸县和张掖市,与嘉兴的陈光和新仓市“组成一个集团”。该领域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将共同形成一个“试验田”,探索农村振兴的综合发展,促进相邻地区农业从单一的“盆景”到整体的协调发展。首批20个合作项目,“全干货”,涵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大振兴,总投资超过56亿元。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五乡镇’的龙头区域,为长江三角洲的农村振兴和综合发展打一盘‘棋’。创业区的建设不是五个镇的简单叠加,而是文化、资源、产业、空空间、政策等多层次、多维度的错位发展和互补发展。金山区委书记赵卫星表示,金山和嘉兴将会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成果,逐步将“五乡镇”整体放大,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为新区建设描绘了一幅诗意的蓝图:希望两地共同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复兴升级后的农耕文明,在江南打造世界级的诗画之都,为“五乡镇”农村振兴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新区。
产业振兴是发展的“硬核”
翻开长三角“五乡镇”农村振兴先导区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不难发现,产业协调发展是“先锋”,三次产业融合也是“先锋”。夏朗镇山塘村和陈光镇山塘村人缘相近,地理位置相近。两地将联合建设“明月山塘”项目,通过小城镇整体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建设4a级景区的目标。目前,“明月山塘”景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城镇风貌改造和滨河两侧景观带建设基本完成。一条贯穿南北山塘的300米老街也将引入更多的形式,以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工艺文化为亮点,吸引游客体验山塘的民俗文化魅力。
同时,夏朗镇农村综合建设项目计划投资约30亿元,将建在夏朗镇,以居住和配套为主题,集旅游、休闲、度假和养老为一体。该项目位于夏朗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将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占地约621亩。计划开发建设健康公寓、住宅公寓、商业设施、健康俱乐部、服务中心、培训中心、R&D中心等。同时,通过发行家庭保健信托产品,推出金融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打造国际高端居家养老平台。
金山和嘉兴也将努力修复农业的“内部力量”,共同改善和加强现代农业,包括在陈光镇建设国际植物新品种研究所及其产业化项目,在新场镇建设爱大规模智能蔬菜生态园区项目。建成后,它将成为中国唯一拥有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工厂。
聚集人才是创新的动力
在上海金山和浙江嘉兴“五乡镇”建设全面启动的当天,两地联合创建的“长三角农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和“农村振兴农业创新学院”揭牌。在活动现场,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为中心和学院揭幕。
据悉,长三角农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和农村振兴农业创新学院致力于辐射金山和嘉兴现代农业发展的成熟经验,为全国农业一线干部和农业“决策者”提供一站式培训服务,培养更多热爱农村、热爱农业、扎根农村的创业青年。同时,夏朗镇、陈光镇和浙江大学将联合举办首届长江三角洲农村振兴论坛,邀请相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出席,并发表一系列农村振兴领域的理论成果。
同时,在文化振兴方面,上海金山、浙江嘉兴提出今年内建设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以多种形式展示金山嘉兴的非物质项目;在生态振兴方面,两地将共同推进区域内河流水质的改善,在新场镇建设盐城河和芳岗河绿道,通过绿道系统与金山河串联;在组织振兴方面,两地将共同推进“彩凤花园”党建工作,引领农村振兴行动。
开辟体制和机制的“断路”。在集成开发的实践中,不同地方的不同系统和机制往往无法连接。上海金山和浙江嘉兴如何突破体制机制,搭建农村振兴和综合发展的“快车道”和“立交桥”?
记者了解到,上海金山和浙江嘉兴五镇签署了《长三角农村振兴先导区五镇联盟共建协议》,明确“五个田园镇”共同组成“五镇联盟”,并以“联盟”带动五镇。参与“农村振兴”盛会的内生动力,建立“五牧镇”乡镇振兴先导区联盟联席会议机制,以镇为前沿,市(地、市)负责协调先导区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配套、重大问题协调、政策支持等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建立日常联络机构,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对接联络体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志国)
标题:长三角播下一体化振兴“种子”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