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3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记者孟妮
如何重点发展夜间旅游是业界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代斌认为,发展夜间旅游不仅要围绕民俗圈,更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夜间休闲和夜间旅游的经验。
例如,代斌说,夜间旅游项目和内容可以整合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所有成果,如哥本哈根、伦敦、首尔等世界旅游城市,依托文化、艺术和城市空厅,整合光影表演、光雕塑、光互动设备,加入沉浸式表演和休闲娱乐的互动,从而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参与。韩国的“夜行”、日本的小樽“雪灯路”、亚特兰大植物园的“玻璃植物展”都是可以借鉴的创意案例。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夜间旅游呢?代斌提出了一些建议:“除了著名的夜市、夜总会和特别演出,我们还应该向文化部门寻求资源,包括挖掘公共文化的利用潜力。大众需要实体餐饮的宵夜,也需要精神文化的“夜店”。博物馆、图书馆和书店能把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吗?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是必要和可行的。在充分开发当地居民夜间休闲资源、场所和项目的基础上,应吸引游客,扩大消费基础。苏州的评弹表演,北京的老舍茶馆,上海的彩虹合唱团,东北二人转都可以被游客分享。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来聚集游客。过夜游客的年龄不同,职业背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布丁酒店(Buddy Hotel)创始人朱晖三年前开发了城市夜间旅游应用程序,将游客需求和导游资源与大数据联系起来。
“夜间旅游仍处于市场引进和产业培育阶段,需要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呵护,需要培养照明设计和城市照明方面的专门人才。当代的夜间经济不仅仅是点燃几束光,包括技术、艺术和美学。如果观众和体验者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就可以迫使内容制作机构和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不断提高其艺术水平,从而创造世界文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代斌说。
标题:延伸 发展夜间旅游要有国际思维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