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4字,读完约2分钟

30年前,这里穷得吃不下东西;30年后,每个家庭都可以赚钱。山东省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五里墩村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地下资源。那年只有一片盐碱地和一个废窑坑。如今,五里墩村已经形成了以奶牛养殖为依托,消耗农业秸秆,然后将农家肥加工成有机肥还田的农牧循环经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得到整合和发展,日子越来越好过...

“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履职故事)

了解农业、热爱农村的农村领导人无法摆脱贫困而致富。该村党支部书记、山东集团董事长王代表说:“要想摆脱贫困,最重要的是让人民有工作。”她带领村民开发了一种新的环保技术,在废窑坑上用沙子制砖,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履职故事)

“我们是农民,否则我们就得为土地大惊小怪。”因此,五里墩村开始“退租还包”,从农业中寻找出路。然而,村民们一个接一个摇头:“刚刚能吃够,翻来覆去?”

在困难面前从容不迫,一步一步的指导着王,面对困难,用自己的制作团队进行了展示。事实上,他先富起来,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加入进来。现在该村已经发展了鱼鸭立体养殖、观光农业和农牧业循环经济,规模已经扩大到几万亩。“就业可以在家里实现,每个人都有工作,人们自然有希望摆脱贫困。如果你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政府会补偿你的。”王对说道。

“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履职故事)

目前,五里墩村有四种扶贫渠道:平台扶贫、资金扶贫、技术扶贫和思想扶贫。过去,村里有30多个贫困户,他们通过担保贷款在村里养牛,现在他们成了“百万富翁”。每个人都有事做,秘书有渠道,这已经成为五里墩村的一种普遍做法。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

“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履职故事)

去年,王多次走访当地教育部门和农村中小学。她建议完善农村教师流动机制,继续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工作;与此同时,它向农村地区的高质量私立学校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以吸引高质量的私立中小学迁移到农村地区,并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履职故事)

“我们村已经培训了一两百名大学生。随着产业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实现了引进和培训的双向流动,村民致富之路越来越宽...”她说。

人民日报(2019年3月13日07版)

标题:“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履职故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