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4字,读完约5分钟

宏观经济数据在第一季度陆续发布,经济疲软稳定得到确认。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部署当前经济工作时,进一步强调了“风险防范”、“供方结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随后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发布了宏观政策适度微调的信号。对此,专家指出,只有准确把握经济中的“变”与“不变”,才能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专家预测,下一阶段的宏观调控将以经济手段为基础,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减税、减费、基础设施投资等。

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经济运行“弱稳定”的确认

随着第一季度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发布,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今年以来,当前经济运行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减弱和稳定”的趋势。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开局良好。长江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吴歌认为,年初以来经济运行的变化与政策调整有关。最近,非标准资产绝对增加,这充分反映了宏观政策的时滞效应。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代表的表外非标准融资增加607亿元,主要是3月份非标准融资净增加所致。

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张君伟认为,早期的宏观政策是早、快、强,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许多政策都超出了市场预期,这是当前经济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也指出,一季度最明显的两个背景特征是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发挥作用,改革开放进程再次加快,导致宏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短期稳定。

然而,专家也指出,有许多指标预测隐藏在公布数据中的经济风险。

吴歌提到,就成本而言,猪肉和成品油的价格中心已经持续上升了一段时间。当实体经济尚未完全稳定时,如果价格再次上涨,这一矛盾可能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变得更加突出。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第一季度屠宰了1.88亿头猪,猪肉产量为1463万吨,同比“双下降”。专家初步预测,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上涨70%以上。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年)》也预测,本轮价格周期中的高生猪价格预计在2020年上半年,未来三年生猪价格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非洲猪瘟”对市场的影响已经超过半年,但目前许多机构仍认为“非洲猪瘟”对经济的影响被低估了。

吴歌还表示,成品油价格上涨趋势也是影响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价格外,张君伟指出,隐藏经济风险的其他指标包括:设备投资增长率、巨额财政赤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市场普遍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措辞的微调,例如,进一步强调“风险防范”、“供应方结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后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强调,要加强财政政策,提高效率,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并根据经济增长和(港股0001)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进行预调整和微调。

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措辞的这一变化也引发了对市场政策稳定性的讨论。一些市场参与者认为“收油不是刹车”。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提出了“政策顶”,但他认为政策顶是宽松期的高峰期,并不意味着立即收紧,而是转向观察期,观察期不会在边际处变得更宽松,这样早期的政策效应才能继续发挥作用,比如“让子弹飞得更久一点”。

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张君伟说,只有准确把握经济中的“变”和“不变”,才能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始终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新旧动能的转换。与经济基本面相比,政策变化位居第二。早期,由于政策的“改变”,经济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在“稳定增长”这一最突出的矛盾转变之后,它将回到经济发展的核心。

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下一步,关于如何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两次会议都提出要加强财政政策以提高效率。

吴歌表示,今年财政政策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减税是一项实质性的供应方改革。此时,金融力量空或结构优化的动能将得到更好的反映。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尽快实施减税、减费。4月23日,公布了前三个月的“减税和减费”成绩单。数据显示,一季度,小微企业包容性政策增加减税576亿元,其中,民营经济新增减税493亿元,占新增税收增减的85.6%。税收监测数据显示,中国重点税源企业信心指数已停止下降并出现反弹。

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启元也提醒,在实施减税和减费的过程中,有两点应该避免:一是要避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金融博弈。羊毛在狗身上,通过精细机制缩小税收差距;第二,要注意不同企业实际减税效果的不对称性。

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与此同时,市场普遍对财政政策的另一个焦点——“基础设施投资”的预期持谨慎态度。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的报告,在债务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2019年地方政府财政恶化的风险更大,上半年许多支出的前移可能会在下半年带来政府投资资金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利润下降、各种整顿、检查、债务评估等深层次问题的制约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乏力可能成为常态。

标题:宏观政策适度微调 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