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4字,读完约4分钟

2019年初,经济学界有一种悲观的论调:2018年是中国过去10年经济发展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经济数据为上述悲观论调画上了休止符——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增速与去年第四季度持平,开局平稳;此前一直面临下行压力的全社会零增长速度超过行业预期,同比增长8.3%。

零售之“变”促消费之“升”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头马”,消费趋势备受关注。近日,在中国贸促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市场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零售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今年的消费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日新月异的零售业在创新中可以为稳定消费增加更多动能。

零售之“变”促消费之“升”

消费趋势是谨慎乐观的

“今年第一季度,消费稳步上升。预计全年消费趋势也将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星洲认为,消费的“稳定”不仅离不开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和近万美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硬核”条件,还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增强消费者信心的外部环境压力减缓有关。

零售之“变”促消费之“升”

罗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车桓温也指出,一些子行业的增长率可能会下降,但中国消费增长的总体趋势并没有改变。

作为24小时便利店的负责人,车对消费的“温度”有着深刻的感受,甚至对今年中国稳定消费的政策表示赞赏:“从制造业方面来看,从今年4月1日起,适用于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6%下调至13%。这项政策非常有力,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金钱和白银利益。从零售层面来看,包容性减税政策将增强小微企业的收益感,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将减轻企业负担,商业环境的不断改善也将促进企业发展。从消费层面来看,随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和税率结构的优化,人们的钱包会更加鼓鼓,消费能力也会提高。国家稳定消费的力量比较大,我相信消费的增长率会提高。”

零售之“变”促消费之“升”

王府井东安集团前董事长刘冰与车相似,她认为,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和分红的不断发放,下半年消费增速将出现正趋势变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非常强,我们对此有信心。”刘兵说道。

多个“标签”凸显了零售的重要性

不用说,稳定消费意义重大。那么,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零售业在稳定消费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任星洲认为,消费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而零售业是引擎中的核心“渠道”。

在车看来,零售业不仅是连接制造业和消费的“桥梁”,也是制造业和消费之间的“加速器”和“润滑剂”。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晓东表示,零售业的本质功能是供需匹配,它不仅是生产的“排水渠道”,也是消费的“分流渠道”,零售业的创新永远在路上。

“过去十年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大多数传统零售企业的升级表明,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抓住市场机遇。”前商务部副部长、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姜增伟在充分肯定创新意义的同时,也指出零售创新仅靠概念创新和商业模式迭代是远远不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必须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零售之“变”促消费之“升”

如何有效创新并通过市场的考验?近年来,零售业的龙头企业一直在上下寻找。

作为第一个提出“智能零售”概念的企业,苏宁在2018年进入了“万店时代”。苏宁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荆玮介绍了三维零售系统。在Y轴上,苏宁建立了10多个线上和线下零售链接,包括电子购物、推顾客和购物,而线下零售链接包括苏宁乐购广场、红孩子和苏宁商店。在X轴上,苏宁专注于立即获得商品,并在半小时、一小时、四小时、八小时和24小时内获得商品,建立了消费者触摸商品和服务的各种场景。在Z轴上,苏宁自从开始经营电气产品以来,已经发展到了所有的类别。“苏宁将各种零售形式、不同消费者接触的场景以及整个类别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矩阵,并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每个场景中为消费者提供最合适、最好的产品。”服务。”静唯说。

零售之“变”促消费之“升”

在车看来,创新始终离不开其根源,其核心仍然是商品。“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创造高价值、高契合度的产品,提升顾客体验,否则都是噱头。”例如,车表示,罗森便利店的产品有45% ~ 50%是自主开发的,而月饼冰糕、咸蛋黄冰棒等“网红”产品通过产品的不断创新抓住了年轻一代的消费者。

标题:零售之“变”促消费之“升”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