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3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电网巴西梅里山二期UHV输电工程计划于9月中旬投产
整合“出海”建设“电力高速公路”
在巴西广阔的热带雨林中,银白色的输电导线架着空在高耸的铁塔上穿梭,这就是巴西梅里山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国家电网巴西梅里山二期UHV输电工程是中国企业在海外自主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首个UHV输电工程,全长2500多公里,实现了中国UHV输电技术、电气设备、总承包和运行管理的一体化,成为中国在巴西乃至拉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实践。
该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穿越帕拉、托坎廷斯、戈亚斯、米纳斯吉拉斯和里约热内卢的五个州和78个城市。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计划于2019年9月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将在优化巴西能源资源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报道,巴西80%的电力负荷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的发达地区,而发电中心位于巴西北部水资源最丰富的亚马逊河流域,南北跨度超过2000公里。随着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巴西需要一条“电力高速公路”将梅里山水电站丰富的电力输送到东南部。如此长的距离跨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在这方面,采用中国标准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除了中国标准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外,梅里山二期工程还借鉴了中国成熟的技术经验,是中国技术“走出去”的成功范例。“在巴西以前的高压DC项目中,一些过滤厂仍然使用传统的技术形式,里面的钢筋会变得又热又脆,强度不够。”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梅里山二期工程公司换流站施工经理张宗新表示,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我国总结出了过滤器的特殊设计,采用了一种新的混凝土纤维搅拌方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能够抑制高低温收缩,有效支撑设备,保证设备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在项目建设期间,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坚持在拉丁美洲建设“一带一路”示范项目概念的严格要求,遵守巴西法律,尊重当地习俗,并尽力保护环境。在50个月的建设期内,前20个月用于环境保护申请和初步许可。对项目沿线78个城市的动物、植被和文物保护进行了认真调查,并设计了成熟的方案。
“项目中标后,必须申请环境许可证,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并对沿线动植物保护进行现场调查。我们的施工队和环保队紧密合作,环保队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督。”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环境保护部部长助理李俊峰说。
据报道,梅里山二期工程总动态投资约100亿雷亚尔(约186亿元人民币),不仅带动了中国国内电力设备和建筑服务的出口,还为巴西1.6万当地居民创造了直接就业机会,甚至带动了餐饮等行业创造了间接就业机会,贡献税收22亿雷亚尔,实现了中巴互利共赢的合作。(记者王雨辰)
[我要纠正错误]责任编辑:齐修养
标题:一体化“出海”建造“电力高速路”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