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5字,读完约7分钟
周文达
金融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2019年初,“加强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首次被单独提出,并被纳入中央纪委新的反腐败任务。中国方正出版社和中信出版集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出版了李小虹、董宏的专著《金融反腐败理论》,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金融反腐败理论》是一部金融领域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专著。两位作者分别担任中央监察室主任和中央监察组组长,长期深入国家经济金融和反腐败监察领域。他们深入分析了腐败的定义、机制、经济原理、文化根源和制度因素,并对金融腐败的定义、表现形式、演变趋势以及金融许可证持有者和金融市场中的腐败隐患进行了初步探索。他们还借鉴历史和国际反腐败的经验和启示,就推进金融反腐败的战略和方法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
理论模型创新
帕特里克·德·奥伯特曾在《一个国家的腐败》中写道:“腐败是人类国家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腐败是人类社会的通病,它不仅是权力的伴生物,也是一种经济现象,受到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腐败的研究大多基于经济理论的框架,该框架系统地分析了腐败的本质、原因和条件,并运用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经济人假设理论和个人理性假设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本书作者还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独特的金融腐败理论框架:腐败的成本收益决策模型。
有学者指出,腐败是一种“预判犯罪”,是权衡利弊后的理性行为,是反复权衡风险和回报后的犯罪。通过构建个人腐败的成本收益决策模型,分解影响当事人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理性的个人来说,腐败的必要条件是腐败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直观地理解腐败的条件和一般规律,并将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中进行科学分析。基于这一框架,笔者进一步明确梳理了金融领域反腐败的两个维度:一是减少腐败的预期收益,即减少腐败的租金和寻租机会;第二,增加腐败的预期成本,即加强调查和惩罚,可以说是简明和有针对性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金融业的重要性、经营的特许性以及该领域的专业性,金融腐败具有其他行业腐败所不具有的特殊性。例如,腐败租金的支付更加隐蔽,腐败行为的发生风险更大,腐败的影响更加外溢。因此,笔者从制度设计中的道德风险角度出发,将金融腐败定义为金融监管者和金融机构在当前不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和机制下的道德风险行为,并将金融腐败命题转化为当前金融监管体制和机制中的道德风险(腐败空)命题,从而将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与监管体制和机制设计的合理性联系起来。本书的这一理论创新贡献突破了基于事后判断的腐败一般定义的局限,突出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的道德风险属性。
实际操作创新
作者系统地总结了自己长期在重要岗位上的实际工作和经验,并给予了他们一切。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金融业被许可人和金融市场的所有诚信风险环节和隐患点。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反腐败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前加强金融反腐败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每个金融许可证持有人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业务具有不同的特点,隐藏着不同类型的诚信风险。笔者将当前“两会”颁发的22类金融机构许可证进行了分类,并结合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辅以表格,详细揭示了各类机构和业务的诚信风险。同时,每个被许可人的主要业务和关键环节都与金融市场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诚信风险。这本书总结了金融市场的诚信风险。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的核心,清廉的潜在风险也很高。作者之一李小虹在担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秘书期间,研究了现代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计量与防范的实践成果,借鉴了国外机构风险防控体系和全面风险控制模式,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建立了我国证券期货监管体系中诚信风险防控的金字塔模型体系。金字塔模型首次提炼了反腐败风险防控机制的理论和模型,并将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以制度制约权力、以过程巩固权力、以科技监督权力”的目标,为金融反腐败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做出了积极探索。这本书是第一次公开披露金字塔模型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收集在附录中。
同时,该书对金融腐败的新动向和新常态保持着预警和前瞻。一方面,传统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与市场匹配滞后,为金融腐败提供了空;在网络经济下,信息的快速传播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将监管套利变成一种行业模式。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腐败导致的资源错配将形成更广泛的危害;由于中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金融被推到了参与治理、引领变革的历史窗口。
战略思维创新
"小赢靠勤奋,大成靠策略."在分析了腐败的本质和经济学原理后,在充分理解、历史分析中国金融腐败和借鉴国外金融腐败和反腐败经验的基础上,该书确定了在中国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法来遏制金融腐败。
对此,笔者明确给出了唯一的答案:金融反腐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金融反腐败必须确立战略思维,加强战略部署,保持战略决心。中国金融反腐败战略的核心也是制度建设。要依靠制度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和组织创新,夯实廉洁的制度基础,不断减少空.权力寻租机构反腐败的战略思想应贯穿于所有公共资源的流通、所有公共权力的行使和所有管理制度。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推进金融业的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构建透明、公平的规则体系。减少寻租和设租的空空间,根除金融腐败的土壤;第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监管体系,填补空.监管真理的漏洞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监管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手段,丰富监管工具,提高系统监管的整体效率;第三,发挥巡逻剑的作用,加强对金融体系的巡逻监管。必须充分利用党内监督之剑——巡视监督,深化政治巡视,确保金融工作不偏离方向、不突破底线、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第四,利用大数据基因图谱技术加强金融反腐败,特别是加快全方位大数据反腐败体系建设,增强金融监管干部和员工的自律意识。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永远不会改变,一是挂在我们头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二是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崇高信念。在“金钱不眠”成为铁律的时代,我相信答案可以在《如何从思想源头上根除腐败,如何让广大党员干部和金融从业人员真正做到有惊无险、言出必行,如何在金融领域建立一个不敢腐、不能腐、想腐的有效机制》一书中找到。金融反腐败理论是一个奇妙的工具箱和武器库,经常被阅读和更新。(作者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标题:探索金融反腐理论与实践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