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7字,读完约7分钟

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增加,不仅注重全面的评估和激励措施,还强化了前瞻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的政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普惠金融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大银行发挥主导作用,中小银行扎根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有效促进了普惠小额贷款数量和覆盖面的增加。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周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的方向性规定,指出2019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应增长30%以上,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必须大幅降低。对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有必要继续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以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紧张状况。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贯彻中央政策精神方面有多有效?最近,央行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明各类银行都在积极发挥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尽一切努力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资本正在加速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流动。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根据报告中公布的数据,第一季度,普惠小额贷款增加5529亿元,同比增长2900亿元。3月底,余额增长率为19.1%,比去年年底高3.9个百分点,比全部贷款增长率高5.4个百分点。

加快资金流向民营和小微企业

“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增加,不仅注重全面的评估和激励措施,还加强了前瞻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政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普惠金融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大银行扮演“大雁”角色,中小银行扎根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有效促进了普惠性小微贷款数量和覆盖面的增加。”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琪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今年1月,央行决定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信用评级标准,目标是将普惠金融从500万元降至1000万元。3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通知》,提出信用尽职豁免和不宽容制度有机结合。5月6日,央行宣布,为县域服务的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与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合并,简化存款准备金率等级,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三级两优”的新框架。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实,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明显改善,普惠金融小微贷款增速明显提高。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万亿元,同比增长9526亿元,主要投向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据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4.8万亿元,其中每户总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9.97万亿元,同比增长24.7%。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针对小微企业突出的融资问题,银行正在积极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努力为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近日发布的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我行民营企业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096亿元;银监会普惠贷款余额3683亿元,比年初增加582亿元,增幅19%,贷款增幅为去年同期的3.6倍;央行减收的普惠性贷款余额为3852亿元,比年初增加623亿元,增幅为19%。根据建行数据,截至2018年底,本行金融普惠贷款余额为6310.17亿元,比上年增加2125.15亿元,增幅为50.78%。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在中小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最近披露了其最新的普惠金融成绩单。截至2019年4月,招商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000亿元,小微企业7年累计贷款超过2.5万亿元。根据光大银行的数据,2018年,普惠金融信贷规模达到1281亿元,增长30%,增速比银行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2个百分点。在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支持的同时,光大银行将普惠金融作为重要转型方向之一。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金融技术有助于包容性金融

在普惠金融的快速增长中,金融技术的重要性不可或缺。银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信贷审批和贷款及时性,扩大信贷覆盖面,有效降低小微企业中间成本。自去年以来,普惠金融的增长率大幅提高,这与银行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小额金融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以建设行为为例,我行利用数据资源和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将我行财务数据与政府部门企业数据进行整合,开发全过程在线操作、系统自动风险识别、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分级审批等功能。借助这一全新的技术手段,截至去年底,建行“微速贷款”共为55万客户提供了7100多亿元的贷款支持。这种纯信用的网上操作模式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成熟的信用模式。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针对普惠金融的痛点,光大银行借助金融技术实现了普惠金融的模式再造。本行与蚂蚁金服共同开发了“易贷”,2018年底该产品贷款余额达到600亿元。“随机贷款”的平均贷款额较小,不良贷款率较低。

总体而言,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质量和效率。例如,“信贷工厂”模式整合并简化了信贷发放步骤,将审批时间从2至3个月缩短至5至7个工作日;贷款“年审制”和循环信贷显著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全过程系统自动处理基于数据的风险控制模式,实现“3分钟贷款申请,1秒钟贷款,0次人工干预”;手机银行“一站式”提供企业信用额度试算、贷款预留、提款申请、还款等功能。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通过金融技术的创新应用帮助普惠金融成为解决普惠金融痛点的最重要途径。

做实际的包容性金融服务

虽然以前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稳定多变,变化中有隐忧。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将面临更大压力。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业内专家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对小额信贷业务实施内部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倾斜、专项支出、人员培训等激励措施。同时,要充分把握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优势,通过完善利率管理、统计核算和信贷计划,将政策释放的信贷资源和价格红利转化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此外,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信用信息资源,完善和推进信用贷款业务,因地制宜创新信用评估方法和信用产品。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今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顺应发展大趋势,瞄准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的痛点和难点,不断加大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标题:融资状况改善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