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7字,读完约4分钟

面对营业收入、现金流量、商誉减值等诸多指标的异常,上市公司必须予以明确

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进行系统、专业的审查和全方位的查询,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围绕2018年度报告的披露,先后发出了120多份年度报告审查询证函,其核心出发点是通过持续监管,让上市公司实话实说,做到账实相符。在梳理了上市公司年报的询证函后,记者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真实性已经成为监管的重点。面对经营收入、现金流量、商誉减值等诸多指标的“异常”,上市公司必须弄清楚。

上交所年报问询直击财务真实性

营业收入是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财务指标,相关上市公司收入变动的内在原因和合理性在年报询证函中反复提及。如湘电股份,公司2018年经营收入同比下降36.13%,除交流电机外,公司其他主要产品经营收入同比下降50%以上。然而,就在2018年之后,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了54.88%。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短期经营收入大幅波动的原因,公司收入确认政策是否发生变化,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上交所年报问询直击财务真实性

以仲满石油为例,该公司2018年的运营收入同比下降21.59%,但运营成本同比增长3.02%。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披露经营收入与经营成本偏离的原因和合理性,定量分析报告期内经营收入下降、净利润和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和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偏离行业趋势的情况。

上交所年报问询直击财务真实性

与营业收入相比,现金流指标不易被操纵和粉饰,能够恢复公司的真实业绩,一旦发生异常变化,往往会引起外部的“警惕”。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向中新科技发出的年度报告询证函中,围绕现金流量不断向公司抛出四个问题,涉及业务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多个方面。其中,2014年至2018年中新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2985万元,-1.68亿元,-1.57亿元,-7.08亿元和6.61亿元。据此,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2014年至2017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方向及其持续表现不佳的原因,以及2018年现金流量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和合理性。

上交所年报问询直击财务真实性

早期备受关注的康美制药有限公司也吸引了监管机构的关注。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结合其经营模式,进一步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多年为负,与同期净利润相差较大的具体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上市公司中,因大额商誉减值而导致业绩变化的案例数量急剧增加,相关公司是否有动机通过减值进行财务沐浴或调整利润也是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

与方股份一样,本公司2018年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为10.67亿元,其中一人一份、同方友谊等资产计提了全额减值准备。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根据相关资产的运营情况,充分说明商誉减值的原因。此外,该庞大集团的商誉减值准备也受到监管机构的“质疑”。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明确说明报告期各期商誉减值是否充分、准确,是否符合审慎性要求,前期商誉减值准备是否不足。

上交所年报问询直击财务真实性

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对部分公司年报的查询可以有针对性和切中要点,因为其关注的不仅仅是年报本身,还可以通过与以往财务报告的横向比较来发现业务数据的异常,然后要求相关公司解释其合理性。

中天能源等典型案例中,2018年各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3100万元、1900万元和-9.47亿元,经营业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虽然本公司此前已初步说明了相关原因,但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年报询证函中进一步询问:本公司季度经营收入前三季度下降相对较小,但第四季度大幅下降并转为负值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要求本公司说明去年第二季度经营收入下降相对较小时,母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除中天能源外,西宁特钢和步长药业单季度业绩的波动也受到交易所的关注。

上交所年报问询直击财务真实性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直接反映了关联公司的经营成果,信息披露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决策。“面对令人尴尬和异常的财务数据,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详细和深入的调查,使相关公司充分暴露在监管聚光灯下,并向投资者提交了客观、真实和无水分的年度报告。更重要的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持续监管和精确监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也将稳步提高。”一些市场参与者表示。

标题:上交所年报问询直击财务真实性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