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26字,读完约20分钟
“展望未来,高成本国家和低成本国家之间以及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之间的差异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相反,一个经济体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其成败的关键。”克劳斯·施瓦布在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说。同时,他举了一个例子。中国在创新领域综合表现的预测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更加注重创新和服务,中国的创新能力在2015年达到欧盟水平的49%,但在2006年仅为35%,十年平均增长率为40%。
显然,中国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这些数据中,而且中国正在采取坚定的步骤成为一个创新大国。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离不开长期资本的帮助。2018年,北京科技创新基金适时诞生,以“三个引导”为目标,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通过资本纽带将创新接力从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有效衔接起来。
母公司基金研究中心近日采访了北京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克峰..
他认为,在全球和中国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下,六大因素推动了科技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正是时候。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已经开始。这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和信息化,这导致了高度灵活、人性化和数字化的生产和服务模式。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势向我们席卷而来。它的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不亚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它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产生了影响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强大力量。”
刘克峰感叹并介绍说,施瓦布还详细阐述了植入式技术、数字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和智能城市等技术变革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我们社会的深刻影响。“新技术正以更快的迭代速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催生了许多新产品、新服务、新格式和新模型。如果你不积极地拥抱科技革命,不能恰当地应付科技革命的挑战,你就会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发生革命。”
科技革命的浪潮是资本追求的宣泄口。
02国际创新模式正在被重塑
据刘克峰介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纽约康奈尔大学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2018年最新排名中排名第17位,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20名。与2017年的第22位相比,排名上升了5位。尽管美国在核心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在研究人员、专利和科学出版物数量方面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球专利数量达到253,000项,比2017年增长了3.9%。其中,美国以56,142项专利位居世界第一,成为2018年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刘克峰告诉我们,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在2018年增长了9.1%,达到53,345件;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为56,142件,与2017年相比下降了0.9%。“根据目前的增长趋势,中国将在未来两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申请国。”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申请的专利中,50.5%来自亚洲,24.5%来自欧洲,23.1%来自北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表示,亚洲目前是国际专利申请的主要提交者,这是代表亚洲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强调创新活动正在经历从西方向东方的历史性转变。在企业专利中,华为首当其冲,拥有5405项专利。
刘克峰进一步介绍说,即使在当前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人工智能论文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2006年到2015年,中国作者参与的顶级人工智能论文在所有顶级人工智能论文中所占的比例从23.2%逐年增加到42.8%,中国作者引用的顶级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占所有顶级人工智能论文的引用数量。”这一比例从25.5%逐年上升到55.8%。”从创新国家排名、国际专利数量到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中国在国际创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资本正在加速向中国聚集。2018年,在全球fdi同比下降40%的背景下,中国吸引了创纪录的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3%。2018年,全球顶级私募管理机构加快了在中国的部署。安中、盛远、侨水、毕昇、韩亚和未来蔡邑等六家外资机构注册为私募证券基金经理。除了之前获得私募发行许可证的10家外国机构外,还有16家外国私募机构进入了中国市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除了韩亚和未来蔡邑,其他14家外国私募已经提交了他们的产品,总数为28家。
03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2012年底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放在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这无疑强调了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对此,刘克峰解释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新的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国际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难以模仿和高附加值的突出特点,已确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从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可以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他指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大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即第一步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动力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将大幅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刘克峰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创新发展意识的体现,为创新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这一战略的引导和鼓励下,中国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在资本的帮助下,它们走向市场,形成新产品、新模式和新形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04科技创业烙下新时代的特征
“在改革开放初期,创业是从在海上做生意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产品缺乏流动性,市场价格难以形成,导致空.产品的区域价格存在较大套利早期企业家是在流通领域,做生意和创业是早期企业家的一个特征。”刘克峰回忆说,“随着流通的便利和市场的形成,商品的地区差价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为了保持利润,企业家开始涌向生产领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各类加工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已经迅速成为一个世界工厂,生产和创业成为主要特征。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国家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始用科研成果创业。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创业已成为新时代的创业特征。”
他从独角兽报告中瞥见了豹子。"麒麟企业技术门槛高,技术创新能力强."
2019年,美国著名的牛仔风险投资家艾琳蕾在2013年提出“独角兽”的概念,距今已有六年。新生态公司成立时间短(不超过10年),发展迅速(估计价值超过10亿美元),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新经济活动的指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培育独角兽的绝佳地点。
1.中国和美国的比例已经增加,并且遥遥领先
世界上独角兽的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和美国的比例还在继续增加。根据cbinsight的统计,从2013年到2018年12月31日,世界上有313只独角兽。按照地域划分,同期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排名没有变化,其次是美国、中国(包括香港)、英国、印度和韩国,人数分别为151、88、15、14和7。就比例而言,中国和美国仍然是全球独角兽的领头羊,它们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占全球的76.3%,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以独角兽为基础,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基于此,2018年,全球共有22家企业在该营上市。其中,蚂蚁金服以高达1500亿美元的估值排名第一。从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和美国分别占有7只和12只超级独角兽,占86.4%,其余分别是英国、印度和新加坡,各有一只。
2.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有所增加
高新技术企业增加。根据恒大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联通报告》,从行业分布来看,新生的联通企业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三大类,前三大行业依次为电子商务、工具软件和金融技术,分别为40、38和37家。在新生的独角兽中,有更多以技术为导向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
“可以看出,在2018年全球新生独角兽中,有28家企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大数据、计算机视觉、云计算等。,比2017年增长9。将近50%。”
从28家新的高端制造和高科技企业来看,中国有8家,平均分布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大数据行业。美国有14名新生,占总人数的50%,行业比较丰富,包括生物制药、3d打印、devops(新集成软件开发,集开发、运营和质量管理于一体)等。
“科技初创企业越来越依赖核心技术,如果没有技术门槛,就很难保持竞争优势。科技创业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刘克峰强调。
05加速风险投资业的分化
风险投资行业两极分化明显,出现“28年效应”或“19年现象”。在分析了相关数据后,刘克峰表示,“大量的中小私募股权基金确实难以筹集资金。在投资了许多基金后,新基金无法筹集,团队不稳定,风险投资行业正进入分化期。”
1.“筹资困难”的寒流仍在继续,完成的筹资数量同比下降了“腰”
根据私募股权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风投机构新募集了106只可投资中国大陆的基金,数量同比下降55.6%,环比上升8.2%;披露筹资规模的104只基金新增资本为411.1亿元,同比下降17.2%,环比下降27.5%;平均筹资规模为3.95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风险投资市场新募集人民币资金数量同比下降59.4%,融资市场依然低迷。
2.两极分化明显,2.5%的总基金管理超过总规模的1/3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的月度报告数据,截至2019年4月底,注册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有254家,规模在50-100亿元之间的管理基金有287家,规模在20-50亿元之间的管理基金有684家,规模在10-20亿元之间的管理基金有831家,规模在5-10亿元之间的管理基金有100家。截至2019年3月底,注册管理规模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有21380家,平均管理基金规模为6.23亿元。
刘克峰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的基金管理公司有541家。如果100亿元及以上的规模按100亿元和50-100亿元计算,将占2.53%。大型基金管理约35.24%的基金规模;即使5,000-1亿元按1亿元计算,占10.90%的小基金只管理1.73%的基金规模。5000万元以下的基金管理机构约有11000家,占53%。
"私募股权基金的两极分化是显而易见的."他分析说,“一方面,大量资金聚集在总部组织中,形成规模效应,管理团队充足,前、中、后台配置均衡,单笔投资规模大,且轮投一般处于中后期阶段;另一方面,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小型、复杂、专业和漂亮的基金。他们从大型机构中分离出来,拥有规模达数亿的精干团队,并在中后台进行外包,专注于投资好项目,实现更大的附加值。他们可以准确地看到并挖掘出细分领域中的“隐形冠军”。在前期的10个或20个项目中,每个项目将投资1.2亿元,并将花费数亿元。筹集小额资金更容易、更快。在一批项目之后,下一批新的资金将被筹集,并且一个接一个地被抛出以抓住投资机会。当然,非总行、只有数千万非专业、非垂直的基金管理机构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06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立了科学技术和风险投资的大舞台
科技企业兴高采烈地寻找新的上市市场,科技风险投资兴高采烈地寻找新的退出渠道。
刘克峰表示,成立科技局是为了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其核心职能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加快科技创新的发展。根据《上市推荐指引》的要求,保荐人在把握科技创新板块定位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这两个规律的提出表明,科技委员会不仅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规律,而且更加关注技术和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即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发展。这也表明,科技板块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在同一个频率上产生了共鸣。
科技创新的规律是从实验室的原始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理论突破阶段,到产品原型、工艺建设、工艺探索和生产线中试的转化阶段,再到生产基地的产品定型、批量生产、工艺标准和稳定产量的产业化阶段。这是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市场,从创意到应用,从投入到产出的规律。
科技企业发展规律是科技企业从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到成熟阶段的发展规律,是成功跨越“死亡谷”的规律,是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建立商业模式、获取收益利润的规律,是投资者向市场客户支付的规律。
“成功的科技企业需要形成两个发展规律的内在统一。科技局重点支持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一代高科技产业,支持R&D系统高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依靠核心技术形成强劲增长的企业。如果你错过了,就很难登上科技板块。”刘克峰提醒道。
5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会长洪磊在2019年第五届全球私募股权基金西湖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说:“从行业分布来看,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前五大行业是:计算机应用、资本品、医疗设备与服务、医学生物等金融,总投资3131亿元,占57.5%。在公布的110家科技板块企业中,有88家企业获得了686只股权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投资本金达346亿元。私募股权在通过风险资本基金支持科学和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的好处,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科技股上市条件的五个标准中,它们都与企业的市场估值挂钩,体现了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这与活跃在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机构的价值发现这一基本作用是分不开的。在申报的110家企业中,有95家按照一级标准上市,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此前,由于种种原因,风险投资的上市和退出已经成为制约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应该是风险资本上市和退出的重要渠道。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是实现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在资本市场的顺利转移。
打破上市将严重损害风险投资,也将影响科技企业的发展。这种虚高而狂热的风险投资估值,被拔苗助长,不仅导致一、二级市场价值的倒置,还会给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五套上市标准是在公司的估计市场价值与收入、利润和R&D投资之间的关系中精心设计的,对一级风险投资的估值具有指导意义。”刘克峰说:“科技委员会已经锁定了科技公司和科技风险投资的梦想,希望成为他们梦想成真的大舞台。”
综上所述,从技术革命、创新模式、国家战略,到创业精神的演进、风险投资的分化和科技板块的推出,各种因素相互重叠、相互作用,科技风险投资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07科技风险投资:技术创新的“浪潮”
然而,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北京科技创新基金作为政府引导的重点投资北京科技创新的母基金,其设立肩负着“引导投资高端硬技术、投资早期原始创新、投资符合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项目”的政策目标。“三个引导”是北京科技创新基金的投资方向,也是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所在。
北京科技创新基金自成立近一年以来,已分阶段取得进展。管理公司组织了300多次路演,停靠了170多家机构,采用了14个投资决策子基金;拟投资认购金额28.42亿元,子基金总规模达186亿元,其中北京投资87亿元;原创、成果转化、高精度三阶段基金数量为6:6:2,拟投入金额占51%: 30%: 19%,整体放大6.5倍;在产业布局上,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生物产业(如生物医学)、高端装备制造业(如智能制造)等领域。
刘克峰博士作为北京科创管理公司的首任董事长,总结了科技风险投资的投资策略。简而言之,它的意思是“三枪和三枪”,即,硬枪,早枪,长枪,再专业化,再孵化和重叠。
1、辛苦、早、长
投票支持硬技术意味着投票支持“硬技术”。科技风险投资不同于一般的风险投资,它需要高投资技术,而不是简单的投资商业模式。硬技术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是面对世界科技前沿的一块硬骨头。它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具有颠覆性、基础性和战略性,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来解决技术问题;第二,经济面临的主战场是企业发展的硬实力,可以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突破产业链中的瓶颈环节;第三,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它是坚实的硬支撑,是国家的利器,是创新强国的砥石。
“早期投资”,科技风险投资的投资不仅仅是针对天使轮、预A轮或A轮,而是针对原创创新。科技创新竞争的焦点是延伸到前端,谁在原始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有主动权。科技风险投资应该走进实验室,拥抱科学家。尽管最初的创新项目风险很大,但它带来的新产品、新形式和新模式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商机。例如,刘克峰说,“英国剑桥艾伦科学家基金是一项创新,即风险投资机构与七八位尖端科学家合作,科学家向基金的lp捐款,基金优先投资科学家的项目,科学家和投资者成为合作伙伴,这大大提高了科学家的参与热情,有效地降低了投资者判断尖端科技项目的难度。中国的技术风险投资也应尽快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模式。”
“长期投资”意味着成为耐心资本,伴随科技项目一起成长。科技项目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改进技术、工艺、样品和配套设备,也需要时间来培养新客户和开拓新市场。优秀的科技项目一度被“基准化”。如今,市场上最流行的应用技术是十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实验室探索技术,或者是不受欢迎的课题。这些早期的、艰难的科技项目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成果转化并走向市场,还需要耐心资本的理解和帮助才能一起跨越死亡之谷。“科技风险投资应该放弃快速赚钱的想法。北京科创母公司基金的期限为15年,是目前中国最长的。我们愿意与志同道合的市场化管理机构建立长期基金,为科技项目提供长期支持,实现长期投资价值最大化。”
2.重新专门化、重新填充和重叠
“强调专业化”意味着“专注于专业领域”。科技风险投资所投资的硬技术是高度专业化的。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入,技术领域越来越细化。投资者能理解吗?如何开发应用程序?如何判断商业价值?这些问题必须基于对技术的充分理解。“做好科技风险投资是很难判断项目技术专业的。一般的业务模型项目很容易理解,而to c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然而,在实验室中,面对尖端技术创新项目,非行业人士很难理解创新和价值。”因此,刘克峰建议,科技风险投资应注重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投资人才,加强专业技术领域的行业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某一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工作,把握细分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该领域的技术人才和实验室在哪里,有哪些技术难点,有哪些可能的突破项目,如何与现有产业链合作等。,从而找到专业领域的“和谐”。因此,专业科技风险投资将在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孵化”是指“重视孵化服务”。科技风险投资的早期项目面临穿越死亡谷的挑战。科技项目未能跨越过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它们的技术领先程度不够,而是它们中的一些因为太领先而不能远离市场而倒下。科技项目只有技术和资金是不够的。要成功穿越死亡谷,需要更多的资源。因此,科技风险投资应该能够提供各种综合孵化服务来帮助其成长。例如,协助组成合作伙伴团队,联系政府和行业资源,提供业务发展建议,组织首席执行官训练营,举办尖端技术沙龙会议,开展国际交流和本地化登陆服务。科技项目的增长需要超越太多的门槛,如果一个门槛不能通过,项目可能会失败。因此,“科技风险投资的竞争不仅在于投资能力,还在于强大的投资后服务能力,甚至建立自己的孵化器来开展专门的孵化服务。”刘克峰告诉我们:“一些科技风险投资的前台与中后台的比例约为1:3,投资后增加投资,加强项目孵化服务,为投资成功提供尽可能多的保障。”
第三个“重点”是“注重科技的融合”。科技风险投资是一项长期投资,投资者需要长期跟随创业团队或科学家团队。在创业成长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在技术创新、商业前景、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个人素质等方面与创业团队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是好的,而且彼此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形成协同放大效应;整合不畅,相互碰撞,难以达成共识,甚至适得其反,是企业发展的一大不幸。科技风险投资应该与创业团队共享同一气味。刘克峰半开玩笑地说,“作为一个科技风险投资家,你必须经常去实验室。如果门口的保安没有阻止你,这意味着你作为投资者的气质正与科学研究人员的气质趋同。接下来,很容易谈论项目合作和估价条件。在科技风险投资圈,经常会有出价高的投资者投资失败,项目被给予低价值的投资者的情况。原因在于投资者是否理解科学家、他的技术以及他对家乡和国家的感受。科技风险投资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真正伙伴。”他再次强调。
标题:北京市科创基金刘克峰:科技创投正当时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