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2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叶松

通讯员赵姚媛媛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分行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2019年3月底,河南省包括53个贫困县在内的141个县(市、区)使用了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录入了1563.12万条家庭信息,入库率约为80%,其中已建卡贫困家庭入库率达到96%;全国有59个县(市、区)使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已有361,800家企业录入了信息。一些地方政府对此更加重视,信用信息收集和更新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信用信息收集量稳步增加。金融机构依靠河南省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发放贷款30.02万笔,余额432.34亿元;依托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发放贷款1872笔,余额158.86亿元。

积极推动河南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统一开发系统解决信用信息平台缺乏的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河南省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得到统一开发。这两个系统具有统一索引、可变集合、统一系统和分层建库的特点。该系统以总行制定的信用信息主要指标为基础,充分征求各市的意见,形成了符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的主要指标。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减少或修改征收指标。该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管理和监控,并部署在云服务器中。各市县承担数据指标的收集、整理、输入和保存任务,并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积极推动河南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注重推广应用,建立信访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推进两个系统建设,为金融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查询用户,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该系统向信得过农户发放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2018年,指导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和中原银行在系统中积极应用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民的信用信息。农民正式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将收集、补充和更新农民信息,并将其录入农村信贷信息系统,以提高信息收集效率。

积极推动河南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做好示范和引导工作,带动全省进一步前进。一方面,以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起点,注重示范和引领工作;另一方面,鼓励市县创新思路,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路径。一些市县因地制宜进行了大胆探索,创造了一些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兰考县采用逆向思维,以信用为先,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信用+信用”包容性信用模式为核心的“信用与信用增长行动计划”;卢氏县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精准扶贫联系起来,从“准、用、活”信用信息三个方面推进国家小额扶贫贷款政策的精准实施,形成“信用+信用”的金融扶贫模式。汤阴县通过构建“示范区建设、信用信息采集与更新、政策支持、信用信息应用和长效宣传”五大机制,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优化环境的支持下,内乡县实施了"六位一体"的信用普及教育,探索了综合信息收集模式。

标题:积极推动河南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