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8字,读完约3分钟

⊙朱主编浦

机构基金参与科技股新股认购的态度可能趋于理性。多位受访者表示,由于不同渠道的资本属性不同,未来科技板块的参与方式将会有所调整,“每一项创新都必须发挥”的策略将不再普遍适用。如何把握“差异化”下的投资机会?许多受访者指出,价值发现将是未来投资机构的一个新话题。

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市值规模增加,私募达到新的回报率稀释

近日,科技板块自律委员会倡导发挥中长期基金的作用,设定线下新基金的市值门槛为6000万元(科技主题封闭式运营基金和封闭式运营战略配售基金除外);不少于70%的线下发行股票优先配售给六类机构(公开发行、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保险基金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同时,建议以抽签方式抽取6类中长期基金对象账户的10%,并锁定6个月。

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对于一些私募股权机构来说,这意味着科技板块的新吸引力已经下降。“这一举措提出了6000万元的要求,以发挥新的底部位置。如果需要ih对冲底部头寸,该产品的初始规模需要接近7000万元。规模要求的提高将成为之前“每部新电影都必须播放”的私募发行的门槛。与此同时,这将稀释推出新产品的收入。”瑞甘资产的李金龙告诉上海证券交易所。

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对于大多数以前不擅长私募的人来说,产品投资策略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位华南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者告诉《上海证券报》,他对科技板块开盘初期的投资机会持乐观态度,并认为这是一个更好的时间窗口。“接下来,我们会相对谨慎,总结分析各种重要数据,确定后续投资策略,重点关注二级市场的选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舍。”

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经纪人的资产管理应该灵活,谨慎选择投资目标

此前,灵活配置产品的公开发行非常火爆,一些产品的投资策略是“快进快出”。“这个自律委员会主张公开发行六种长期基金,这样就有可能被动锁定头寸。以前的短期投资策略理念可能不得不改变。”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上海证券交易所。

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市场参与的重要力量,券商资产管理并不在中长期基金的六大类型之列,尽管市值已达到6000万元。“业界很早就预测了6000万元的市场价值门槛,所以我们的底仓设定在6500万元左右的设计产品,这对产品没有影响。”一位华南经纪资产管理基金经理告诉上海证券交易所。

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不过,该基金经理表示,尽管其私人持有的小型集合理财产品的交易条件不受被动锁定的限制,但它不会“为一切新事物而战”。“毕竟,新股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会有所分化。上市第一天就有破产的风险,必须判断上市公司的合理价值。”

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此前,多家证券公司相继发行了一系列小集合产品,市场反应热烈。一位券商资产管理的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作为一个C型投资者,券商资产管理在产品设计上非常灵活,以“小而美”为特色,以最大化线下配售的收益。

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通过对上下游产业和产业链的深入研究,机构投资者在科技板块上市公司的估值、定价和积极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华泰证券资产管理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科技板块企业的创新性和原创性,以及管理层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投资决策中盈利模式和管理能力等因素的权重将适当提高。对于选定的目标,以分散的方式进行分配,选择安全边际相反的目标,并注意目标公司长期发展的逻辑和潜力。

标题:着眼科创板价值发现 机构不会“逢新必打”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