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42字,读完约10分钟
科技板块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证券公司越来越难以控制科技板块的风险。 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由于风险防控等因素,一些券商在初始阶段暂时没有开展科技板块整合业务,但这在行业内并不普遍。
绝大多数券商都在积极准备科技整合,并从各个层面着力加强科技整合的风险控制。近日,中国证券、中信证券等大型证券公司对两家金融客户的风险披露声明和业务合同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科技板块风险披露的相关内容。更多的券商也开始制定新科技板块风险披露的相关内容。
如何维持保证率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但也是目前行业中的一大难题。在科技板块制度下,原有二合一业务的最低维护率为130%,显然无法应对二合一业务的风险,但如果二合一业务的维护率全面提高,将会大大影响原有二合一客户的积极性。这位中国券商记者了解到,该行业急需监管部门出台明确的监管要求。
一些券商在初始阶段不会提供科技板块的服务
记者从相关人士了解到,由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考虑,一些证券公司在初始阶段(前五个交易日)就考虑不开展科技与板融合业务。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这在行业中并不常见。作为一家争夺高净值客户的企业,大多数券商都在积极准备科技整合,并着力从各个层面加强科技整合的风险控制。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一家大型券商只向机构投资者开放证券借贷权限,而这项业务暂时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权限。同时,在设定保证金比例时,证券借贷杠杆高于融资杠杆。
记者了解到,在科技板块开盘的第一阶段(前五个交易日),券商要求融资保证金为300%,证券借贷保证金为100%;在第二阶段(从第六个交易日至交易的一个月),融资融券的融资融券比例应至少达到200%,证券借贷的融资融券比例应达到100%;在第三阶段(交易后一个月)开市时,融资的融资融券比例大于等于150%,证券借贷的融资融券比例等于100%。
“保证金比率越高,杠杆率越小,因为该券商的证券借贷业务已经划定了客户范围,这就预示着这些客户有更强的承受能力和更强的专业精神,表明这些专业投资者在他们的客户中。对证券借贷的需求可能相对较大。”一家证券公司信贷业务部的副总经理分析了这份报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各券商科技局的风险控制措施都是基于实际情况,本文所提到的可能不是最终的风险控制措施。
全行业都在加强科技板块整合的风险披露
科技股进入冲刺阶段,科技股的初始交易风险主要由监管机构和券商防范,尤其是科技股的整合业务。
记者了解到,近日,中信证券、中信证券等大型券商对两家金融客户的风险披露和业务合同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科技板块风险披露的相关内容。
上述证券公司信贷业务部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做好相关风险揭示工作是监管的要求。据他所知,许多证券公司已经开始增加科技股风险披露的相关内容。记者了解到,一些券商已经在研究新的风险,并透露相关内容,目前正在最后敲定。
“双金融业务具有杠杆特征,充分揭示科技板块双金融业务和双金融业务的风险是券商的主动行为,也是出于符合监管要求的考虑。据我所知,很多券商将逐步推广中信建投的做法,充分揭示相关风险。”上述负责人说。
另一位券商高管告诉记者,监管只要求券商披露好风险,不同券商的具体措施会有所不同。记者了解到,一些证券公司已经将部分信用账户科技板块的风险披露单独列在了科技板块的风险披露书中。
设置维护比率是一个行业问题
科技与董事会的结合应控制风险,各大证券公司应从投资者适应性、投资者教育和制度建设等角度防范风险。就制度建设而言,如何设定维护保证率和科技板块的集中度都是由券商自己控制的。
记者了解到,如何设定维修率是目前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维持比率”是指客户账户中的总资产除以总负债,这不是根据客户持有的合同计算的。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区分科技股和原来的二合一业务。”一些经纪公司告诉记者。
目前,在主板整合业务中,客户开展融资融券交易的最低保证率为130%。今年1月31日晚,中国证监会下发文件,取消强制清算额度要求,证券公司与客户自主商定最低维持担保比例。然而,大多数经纪人仍然遵循130%的最低维护保证率。
一些券商和两人告诉记者,如果科技股业务的维持比例变化太大,原有业务将受到影响;如果变化很小,或者根本没有变化,风险将更难控制。
“结果是130%的收盘价。在主板交易规则下,经纪人有两天时间投保,整体风险可控;然而,在科学和技术委员会的规则中,更不用说在最初的五天里没有任何起伏,并且每天的增加和减少被限制在五天之后的20%。根据这种想法,经纪人应该把维持率提高到160%以上。但是,那原来的两个客户呢,还跟着160%的保证?”上述两人表示,如果高维险的比例全面调整,将会对原两个客户的交易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原客户的损失。
记者了解到,所有券商都在等着看其他的做法,甚至在私下交流中说,“最好是在别人家里更严格些,把客户送到我家来。”
经纪公司的许多信贷人士都表示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引入监管要求。例如,为了控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开放后的整合风险,经纪人可以在合同的基础上设定维护比率。“这实际上是对两家公司客户的一种保护,也将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此外,系统供应商也将有动力开发系统。”一些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实践:限制科技股仓位的集中
几个经纪人中的两个人告诉记者,他们为之工作的经纪人暂时不打算改变所有客户的收盘线和警戒线。记者了解到,在目前情况下,各大券商采取的方法是限制科技股板块的头寸集中,从源头上控制科技股板块整合的风险。
北方某大型券商的做法是,在科层板证券的三个交易阶段,对客户信用账户的维护保证率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开户控制,客户信用账户的维护保证率大于180%;在磁盘控制中,警告线设置为145%,追踪线设置为130%;提款控制,信用账户维护的保证率大于等于300%,科技板块的集中度应满足公司集中度的要求。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做法是,当客户通过融资或普通购买进行购买时,系统会根据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并限制个人股票头寸在客户账户中的集中,从而控制风险证券集中持有带来的风险。
当保证率保持在150%以下时,单个科技股的持仓集中度限制在5%-10%,科技股的持仓集中度限制在15%-20%。
当保证率保持在150%-200%时,单个科技股的持仓集中度限制在10%-20%,科技股的持仓集中度限制在25%-30%。
当保证率保持在200%-300%时,单个科技股的头寸集中度限制在20%-30%,科技股的头寸集中度限制在35%-40%。
当维护保证率超过300%时,单个科技股的持仓集中度限制在25%-35%,科技股的持仓集中度限制在45%-50%。
在没有债务的情况下,单个科技股的头寸集中度限制在45%-50%,科技股的头寸集中度限制在55%-60%。
同时,在上述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基本面、流动性、波动性、估值等因素科学评估科技股的风险程度,设定更合适的股票集中度。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它不仅容纳了原有的两个客户,而且考虑到了科技板块整合的风险,力求平衡,但这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上述券商信贷业务部副总裁告诉记者。
他认为,首先,严格限制科技股的集中并不能真正激发杠杆作用。从长远来看,这违背了监督科技委员会开展业务的初衷;其次,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每个券商都是自己掌握集中度的。随着科技板块市场的不断扩大,如果预期风险没有发生,各券商可能会逐渐大举开展业务,科技板块股票的集中度可能会提高,最终有可能突破行业风险底线。
案例:中信建设投资为科技板块的整合增加了风险警示
记者了解到,中信建设投资最近修订了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揭示书和业务合同书,并增加了关于科技板块整合的相关内容。
例如,当增加“投资者用于冲抵保证金的证券为科技板块证券,且不符合科技板块证券头寸集中度指标和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时,证券公司可以采取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禁止转让抵押物、冻结股份、调整授信额度、转换率、保证金比例、集中度、保证金买卖的交易权限等。
此外,增加了第39条,以揭示投资者在科学和技术委员会权力开放后面临的风险。有三个主要风险:
1.因为上市规则、交易规则、退市规则等存在很大差异。在科技股和其他股票之间,在融资融券业务的杠杆作用下,股价波动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损失。
2.投资者在信用账户中交易科技股时,证券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业务判断设定或调整以下项目:
(1)信用账户的预警额度、跟进额度和最低额度;
(二)科技局的证券范围和保证金比例,可冲抵保证金的证券范围和转换率;
(三)科技板块集中度、停牌证券的市值、证券出借权方案等。
由于上述事项的设定或调整,投资者可能面临无法购买抵押品、无法购买融资、无法通过证券借贷出售科技股、无法延长合同、无法提取或转让抵押品、无法被要求增加抵押品甚至无法被迫平仓的风险,这可能会扩大投资者的投资损失,影响投资者的交易机会或投资收益。
3.由于科技股的交易机制不同于其他行业,股价波动幅度通常大于其他行业,投资者信用账户的维持保证率更容易受到冲击,低于警戒线、跟进线和最低线,从而引发信用账户的附加担保机制,甚至面临被证券公司强制平仓的风险;此外,由于科技股的涨跌幅限制规则不同于其他股票,证券公司无法在具体的交易时机、顺序、价格、数量等方面做出最佳选择。,这可能会大大偏离市场平均交易价格,从而扩大投资损失和风险,应由投资者自己承担。
标题:券商备战科创板两融!限制股票持仓集中度、设定新维保比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