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1字,读完约3分钟
□总体而言,小微经济在外部压力和结构调整中仍存在下行压力。然而,在小微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各种供应方结构改革措施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缓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如何抓住机遇,改善小额信贷的现状,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经济在2019年开局良好,但随着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政策的反周期调整仍很重要,基础设施投资有望成为稳定增长的重要起点。从结构上看,制造业的投资端和生产端都表现出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迹象。5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以下简称“小微指数”)为46.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均呈现“二升六降”趋势。
从分项指数来看,受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推动,微观融资指数为49.4,上涨0.2个百分点;成本指数为59.9,上涨0.2点。其他六个指数全线下跌,采购指数为45.3,信心指数为49.1,风险指数为52.0,所有指数均下跌0.1点,但风险指数低于荣耀和死亡的价值;业绩指数为45.5,扩张指数为45.5,两者均下降0.2点,均低于荣耀和死亡的价值;市场指数为43.0,下跌0.3点。从六大区域指数来看,东北地区的小微指数为41.6,西南地区为47.2,中南地区为49.7,均下降了0.1个百分点;西北地区为42.2,华北地区为45.6,两者均下降了0.2个百分点。华东地区为47.8点,下降了0.3点。小微企业的行业运行指标都低于繁荣和衰退的价值。除交通、住宿和餐饮外,其他行业小微企业行业运行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制造业运行指数为43.9,下降0.2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小微经济在外部压力和结构调整中仍有下行压力。然而,在小微经济的发展中也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即各种供应方结构改革措施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存在。目前是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窗口期,广大小微企业应积极把握。
2018年3月,银监会要求努力缓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自2015年以来,银监会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和贷款获得率提出了“三不低于”的目标,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有所缓解。2018年,提出了“两增两控”的新目标。“两个增长”是指总授信低于1000万元(含)的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类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数量不低于去年同期;“两控”是指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新的目标突出了贷款数量和质量并重以及小微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监管方向。
2018年11月,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将从“稳”、“改”、“扩”、“扩”、“减”等方面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具体来说,在新增企业贷款中,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三分之一,中小银行的贷款不低于三分之二。三年后,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企业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2019年3月,银监会再次提出优化“两增两控”总体目标,要求普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个百分点以内,银行分类实施考核保持不变,考核值要明确,对大中型商业银行有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措施都旨在促进银行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抓住机遇,改善小额信贷的现状,值得小微企业深入研究。(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李全教授)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小微企业融资要把握政策窗口期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