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0字,读完约3分钟
振兴现有资源,大幅度提高现有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是有效缓解收费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好办法
“在外面工作,车快没电了,接连发现几个充电桩。情况还不错,或者有燃料车占用了停车位。”最近,当笔者乘坐公交车时,一位快递司机泼出了自己的“苦水”:如果电动车还有30公里的续航里程,只能在10公里内接单,剩下的20公里将用于寻找充电桩。
由故障和占用引起的充电桩利用率低值得关注。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公共充电桩建设一直在稳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建成21万个公共充电桩,居世界第一位,但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足15%。一是数量快速增长,二是利用率低。充电桩建设如何“喂养”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保障,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新能源汽车能开多远,关系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能走多远。近年来,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配套领域的政策频频出台,推动了充电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今天,在一些大城市,打开手机地图搜索“加油站”和“充电站”,你会发现同一地区充电站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加油站。相关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中国的车堆比已经达到3.5: 1。虽然要实现充电桩“一萝卜一坑”,需要在规模上不断努力,但如果能盘活现有资源,大大提高现有公共充电桩的使用效率,是有效缓解收费基础设施短缺的好办法。
为了盘活存量,我们必须弥补充电桩施工质量的不足,所以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为了处理设备故障,应加强离线排雷,还应提供在线预警。快速增长的充电桩对改善基础设施运营和维护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营商增加对充电桩的定期检查和“体检”;同时,在线应用可以增加“修复断桩”的功能,一旦车主发现故障,他可以自动向操作员发起修复报告,这样后续的电动车司机就可以少走弯路。
要解决车位被占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尽自己的力量,相关主体也要尽自己的力量。事实上,针对占用收费停车位的问题,北京等地也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要求燃料车禁止占用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难以实施处罚,应尽快制定配套措施,使车辆和桩柱能够有效停靠。另外,一些公共停车场通过加强人员巡逻,可以及时实现两类车辆的更换,这也值得相关学科学习。
要提高使用效率,就要依靠“人力”和“智力”,尤其是大数据技术。要盘活现有充电桩资源,解决充电桩的局限性问题,关键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大数据分析辅助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资源匹配。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尽快开放多个充电桩运营商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让车主在一个终端看到更多的充电桩使用情况,实现电动汽车的有效调度。
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充电桩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服务更多的电动汽车。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现阶段来看,注重提高每一个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人民日报》(2019年1月9日,第18版)
标题:充电桩建设须盘活存量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