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54字,读完约6分钟
[摘要]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16日,沪深两市共有2423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进行了股份质押,占全部a股的68.2%。
2018年是中国民营企业大起大落的一年。
2018年10月,a股市场表现近乎疯狂,数千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风险毫无保留地向公众暴露。在这场危机的背后,它反映了大型民营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受此影响,上证综指于2018年10月18日跌破2500点整数关口。
第二天,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全国人大的领导以及他的政党集中了他们的声音,宣布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试图增强各方对市场的信心。在各种政策的推动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多渠道基金开始争相帮助上市公司解决股权质押问题。
在2018年10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两个坚定不移”,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危机中的私营企业
自2018年以来,随着主要a股指数的深度调整和个股普遍下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16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共有2423人,占a股总人数的68.2%。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板所占比例最高,共质押股票739只,质押总额1674.93亿股,占中小板总股本的20.09%;二是创业板上市公司611家,总质押股份706.13亿股。可以看出,缺乏最多资金的中小股东通常以其股份作为质押融资。
2018年7月20日,山东省蓟县人民法院宣布对曾拥有“大豆之王”、“山东首富”和“中国民营企业”的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晨曦”)破产的民事裁定。拥有许多头衔的私营企业,如500强,都随着这份纸质文件而消失了;10天后,上海的明星机器人初创企业上海唐豹机器人有限公司(ShanghaI Tangbao Roboy ComPany)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关闭,其创始人王逃离美国。
被资金链拉下的山东辰溪和上海汤宝,只是此次危机中民营企业的缩影。
2018年,对于许多民营企业来说,生活极其艰难:融资渠道困难,成本不断上升,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p2p网上借贷行业也相继爆发,并已传播到风险投资领域,许多工业企业也受到了影响。
各种基金拯救了私营企业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国家开始拯救市场。10月中旬,深圳市政府率先“扫雷”,推出一系列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措施,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以债权和股权形式构建风险互助机制,提高深圳a股上市公司流动性,降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随后,广州、北京、上海等地跟上了国有资产集约化的步伐,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民营企业进行救助。
根据《证券时报》的前期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包括地方政府、券商、保险资产管理和专项债务在内的四笔救市资金总计4850.5亿元,用于支持民营上市公司的救市和进一步发展。其中,券商和地方政府牵头的救市资金占比最大,深圳、北京、上海等14个地方政府设立的“救市”专项资金和国有资产已达1800亿元。
与此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司法部也纷纷介入,降低收费和税收,为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十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专题会议。有分析指出,虽然本次会议财务委员会没有明确提到股权质押,但其“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支持民营企业股权融资,鼓励合格的民营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等措施,都是解决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的重要表现和措施。
短期政策长期依赖于市场
数据显示,在整个经济体系中,中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市劳动力和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从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然而,如今民营经济遇到了困难,似乎不是“冷天”。
"目前,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经营环境、产业布局和融资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北京民营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例如,在市场准入方面,“玻璃门”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就投标而言,当国有企业控制行业的高端市场时,民营企业仍处于劣势。”
"事实上,我们目前的状况是行政配套资源多于市场配套资源."张向《时代周刊》记者指出,要扭转民营企业的现状,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匹配作用,这就意味着政府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
11月17日,中国金融四十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在“2018全球金融技术(北京)峰会”上发表演讲。黄指出,要真正解决民营企业问题,首先要放弃一些行政思维,行政手段在短期内是可以利用的,但它们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基本思路应该是市场化战略,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和风险定价市场化。
“无论是民营企业的生命力还是民营企业的长远基础,都不应该长期依赖政策扶持措施。”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向《时代周刊》记者指出,只有当短期环境恶化、市场机制失灵时,民营企业才需要借助政策支持来帮助发展和渡过难关;在其他时期,民营企业应自觉融入市场,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在公平竞争条件下,通过优胜劣汰求得生存和发展。
标题:民企跌宕2018年 纾困资金已近5000亿元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