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6字,读完约4分钟
在今年的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消费市场充满了味道,销售蒸蒸日上,这为消费的“头马”向前冲增添了一个精彩的注脚。目前,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已经连续四年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与此同时,伴随着持续稳健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国经济逐渐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改善,并加速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这也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上升提供了土壤。业内专家指出,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互为因果,推动中国经济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消费者信心积极乐观
尼尔森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7年达到112点,比2016年的106点上升了6点,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点。尼尔森报告显示,2017年每个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都在110点至114点的高位运行,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呈现出进步的发展趋势。
在这方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持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一个高水平,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进步,同时保持稳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平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消费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遥遥领先,经济发展已经从原来的投资驱动型模式转变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稳步推进、质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的稳定增长。“保持消费稳定增长的最基本前提是消费者信心不断增强,即消费者消费意愿不断增强,消费倾向有所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可以保证实现稳定增长。”赵平说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巍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未来,普通民众将对更多的消费选择感到满意,消费将对经济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互为因果
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这也使得消费者的钱袋越来越多,消费意愿越来越强,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上升,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不再是纸上谈兵。
赵平认为,消费者信心指数之所以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繁荣区间,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收入水平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能够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同时,她指出,消费价格指数一直保持在1%~2%的范围内。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同时,适度的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欲望,使消费预期更加稳定。
与此同时,赵平进一步表示,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减轻了消费者的担忧,从而提振了消费者信心指数,使消费者更加大胆和愿意花钱。“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在进步,普通人的收入相对稳定,这是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王巍认为,目前城乡居民正处于消费升级过程中。在原有的传统消费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消费开始向高水平、高质量转变。
同时,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由于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实体经济得到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个人经济状况的改善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吃好穿暖”转向“吃好穿好”,促进了消费升级。
同时,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商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刺激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赵平强调,强劲的消费者信心和中国经济的持续改善是互为因果的。一方面,消费者信心的不断增强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使消费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消费在“三驾马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60%的水平,促进了经济的持续改善;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改善也确保了人均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从而使消费者的购买力稳步增长,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
“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良好的转型,在转变经济增长势头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为经济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经济的持续改善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信心,从而实现了消费者信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模式。”赵平说道。
标题:经济向好与消费增长现良性互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