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6字,读完约3分钟

云南省大观县上高桥乡有一个红旗村,它位于高寒山区。村子里有许多贫困户。集体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是“空空壳”,甚至连一次村民会议都无法召开。2016年,红旗村被定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似乎受到了“猛烈的打击”。在上级领导的监督下,红旗村启动了党建工作:全乡派出大学生村官担任副书记,抓党建工作,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党员创业致富贷款也已经发放。最值得注意的是,该村的合作社成立一年后被评为"市级模范社会"。合作社养牛、养蜂、种植中草药,这使得28户建立了自己的卡的贫困家庭增加了收入。2017年,每户分成2000元。村党委书记史新义感慨地说:“党建和扶贫的双重推进,让党支部和党员站了起来!”

“双推进”如何两全其美(党建札记)

准确摆脱贫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硬仗之一。基层党建要突出政治功能,增强组织力量。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极度贫困地区,这两项任务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只有抓住基层党建的关键,才能走出“穷、乱、散”的怪圈;准确的扶贫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村党组织没有钱、没有人、没有地方官员的问题。调动贫困户增收的内生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动与贫困户关系最密切的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纠纷应由基层党员干部积极解决,做到“矛盾离不开村”。

“双推进”如何两全其美(党建札记)

党的建设和扶贫得到推进,党的基层组织经受住了最艰苦卓绝的锻炼,党组织的组织力量推动和实现了精确扶贫的“长征般伟大壮举”。许多地方探索了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几个倾向,以达到两全其美。

“双推进”如何两全其美(党建札记)

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摆脱贫困,关注项目,争夺资金,忽视党建工作。不用说,精确的扶贫是"弥补不足",有形投资,甚至是"短期和快速"的工作,都是必要的。项目资金到位后,工作的推进有赖于村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做人”离不开人,尤其是要满足群众,这需要一丝不苟的努力。没有党组织做好动员、宣传和服务工作,怎么团结人心,取得成效?

“双推进”如何两全其美(党建札记)

避免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积极性和不完善的“工作驱动机制”。有了项目资金,贫困村党组织有钱做事、有人做事、有人做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下一步做什么?如何发挥组织力量?刀刃上用的是好钢吗?云南打破了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企业等“三类人”提拔的“天花板”,用优秀的工作提拔他们,既让马跑,又让马吃草,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村帮扶单位的一些人还把所有的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村里,与村党组织“融合”,这自然产生了合力。在该村开展的“三会一课”活动也有效地开展了扶贫工作。

“双推进”如何两全其美(党建札记)

总之,“党建双促”必须两全其美,必须巩固基层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作用,就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突出政治职能,增强组织力量。具体来说,贫困村党组织不仅要担负起围绕扶贫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责任,还要担负起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贫困家庭和其他人的重任。

“双推进”如何两全其美(党建札记)

《人民日报》(2018年2月13日,第17版)

标题:“双推进”如何两全其美(党建札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