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6字,读完约3分钟

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假让2020年的春天特别难忘。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中小学生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更加频繁,他们的学习、娱乐和社会化都是在网上进行的。这种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儿童的读写能力、在线学习和社交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帮助孩子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

疫情爆发后,腾讯第一堂网络扫盲课走进明德学校

基于此,5月11日深圳学校全面复课后,腾讯网络素养项目、华中师范大学和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携手首次将青少年网络素养课程引入校园。

本课程旨在帮助青少年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并适应数字时代的网络环境。本课程由腾讯网络素养计划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发。课程内容涵盖许多领域,如在线学习、在线社交网络、在线娱乐和在线交易。

疫情爆发后,腾讯第一堂网络扫盲课走进明德学校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素养课程研发负责人、教育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宗奎表示:“网络生态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该使用所有的技术工具和手段来使用最好的经验。如何制作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内容。”

疫情爆发后,腾讯第一堂网络扫盲课走进明德学校

这门入学课程侧重于青少年的在线学习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在线学习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在线学习习惯。该课程与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涵盖4-9年级和2年级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5月7日,华中师范大学和明德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举行了一次网上交流会议。双方从网络素养的基本理论入手,然后去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最后,他们谈到了如何与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网络素养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疫情爆发后,腾讯第一堂网络扫盲课走进明德学校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教务处主任钟在交流中指出,国际公认的21世纪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和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安全、信息创新等。网络素养与此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网络不仅中立,而且还不错。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还必须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导向——以学生为导向,以网络为导向”他说。

该课程首次登陆的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是贯彻中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管理与管理相分离的方针而创建的综合教育改革示范学校。这门课程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今年下半年,这门课程将陆续进入10多所学校,帮助更多的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

疫情爆发后,腾讯第一堂网络扫盲课走进明德学校

腾讯的数字原住民行动,翻译为“数字原住民计划”,是由腾讯发起的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扫盲教育项目。其目的是通过与大学、专家和第三方组织的合作,为儿童提供科学和健康的网络扫盲课程和学习工具,倡导亲子沟通和友谊,以及先进的学校教育,使儿童能够在数字时代与网络一起成长。

疫情爆发后,腾讯第一堂网络扫盲课走进明德学校

责任:吉爱玲

标题:疫情爆发后,腾讯第一堂网络扫盲课走进明德学校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