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02字,读完约6分钟
2020年上半年,养猪业内外发生了许多事情,深刻影响了养猪业的数字化进程。疫情在中国肆虐后,天气很平静,这使得农牧业认识到在线、远程和数字化的重要性。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新基础设施”是加快发展新一轮数字经济的关键。在养猪业经历了2019年的非洲猪瘟和2020年的COVID-19疫情之后,它肯定会开启自己的“数字化养猪新基础设施”。
养猪业——最有前途的行业
一直以来,养猪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屠宰和猪肉消费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2019年,中国屠宰了超过5.4亿头猪,猪肉产量超过4200万吨。整个生猪产业链的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元。
根据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8家主要生猪养殖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大幅增长,其中8家上市公司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总额为96亿元。其中,沐源股份收益最高,达到41亿元,相当于每月13.67亿元。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报告,“农业利润实现,后周期迎来转折点——2019年农林牧渔业年报和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摘要”)
智能养猪——养猪方式的新选择
经过几年的“互联网+”积累,一个智能养猪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农村信用互联从养猪业内部孕育出来。
2018年8月,农村信贷网与京东集团、安友集团、普利策联合举办“首届智能猪峰会”,开启智能猪养殖第一年;在2019年518猪友节上,农心互联网在畜牧博览会上发布了猪联网“三大系统两大模式”智能防非解决方案;同年10月,互联网在黎曼会议上升级发布了“猪网4.0”,包括猪管理、猪小智、猪交易、猪金融、猪服务五个板块;2020年5月18日至20日,农村信贷网将推出第一个网上“518猪友节”,邀请中国畜牧协会会长李锡荣、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畜牧与饲料工业研究中心主任龙、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心主任傅等企业界专家和同仁,共同开启养猪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年。
与传统养猪方式相比,数字化养猪引入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解放人民,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疫情风险。将猪移交给机器进行生产和管理,这样,机器就可以智能地决定和控制饲养、脂肪测量、温度测量和环境控制等简单的生产步骤。同时,通过养殖现场数据的不断积累和算法模型的不断优化,数字养猪将比人工养猪做出更加智能、准确、实时甚至预警的专家决策。例如,如何在特定环境中用更少的材料饲养更多的猪,如何让母猪活得更多,死得更少,长得更快,以及如何让养猪场更高效地运作...
同时,由于数字化,每一只猪都成为数字资产,使金融有针对性,实现了产业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农村振兴重大研究小组组长、首席专家张立尧教授在“2020年农村信贷518猪友节”前期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集体化养猪企业正在探索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和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这也是行业的大趋势。
数字化企业——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已成为农牧业企业的必然选择。
特别是,2019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情报+”,2020年,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数字化,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此时,中国农业也正在从机械农业向智能农业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在近期发表的主题文章《发展智能农业,建设数字村》中也提到,将实施一批重大智能农业项目,在优势农业生产区域实施智能农业项目,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以及先进适用的智能农业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物流和销售,促进农业第三产业融合,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业的重要分支,养猪业的数字化改造迫在眉睫。中国工程院院士余音龙在“2020年农村信贷518猪友节”的前期采访中指出,在2020年非洲猪瘟和COVID-19疫情的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农牧企业意识到数字化改造的重要性。在双重疫情下,由于缺乏数字化和远程办公及管理工具,农牧企业纷纷停止经营,管理困难,生产经营受阻。用机器代替人工,用智能设备或系统逐步代替人工进行简单的工作或决策,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从而帮助更多的饲料厂、养猪场、屠宰场等产业链企业实现在线、远程、智能管理,成为农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进一步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对此,农村信贷互联提出了“养猪新基础设施”,即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养猪领域的应用,建设大数据、智能养猪场、养猪业互联网等养猪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养猪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傅教授认为,随着养猪业“新基础设施”的落地和实施,养猪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将加快,产业融合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在“2020年农心518猪友节”前接受采访时提到:“2020年对于养猪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数字经济来说,COVID-19流行病已经被压制。加速按钮已经按下,各行各业都在向数字化转变。”
特别是对生猪养殖企业而言,智能作为数据采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一方面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和数据采集误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提高采集效率,从而加快农牧业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进程,这已经成为农牧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但如何在养猪业乃至整个农牧业中推广“新基础设施”?农牧业企业应如何利用“新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当前环境下如何建设智能养猪场?如何帮助投入企业做好市场服务?
2020年5月18-20日,农村信贷互联将举办“518猪友节暨数字转型高峰论坛”。以“智能、远程和在线”为主题,这个论坛将邀请行业专家和大人物来进行重要的分享。
该论坛以直播的形式,与关心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和广泛讨论。其目的是用智慧赋予农牧业企业实现逆向增长和突出包围圈的能力;双疫过后,见证农牧业企业成功的数字化转型,胜者为王,崛起腾飞!(照片由中国畜牧协会提供)
讲师:中国畜牧协会
编者:纪爱玲
标题:数字智能助力养猪业农村信贷互联将举办“518猪友节”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