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3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李沛

6月27日,在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所、中国互联网金融30论坛和国家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金融技术与金融安全峰会”上,国务院参赞处专题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表示,新时代要求金融业依靠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是,要增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以所谓技术为名的非法金融业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监管。

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金融业面临着复杂的风险

全球范围内,金融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数字金融应运而生。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共有2196个金融技术融资项目,融资金额达到1118亿美元,较2017年的508亿美元增长了近120%。

《2019年100强金融技术竞争力排行榜》显示,金融技术已逐步发展到第四阶段,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和分解业务,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金融服务。科技对金融的促进不再局限于渠道等肤浅的方面,而是开启了“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

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然而,新技术加速迭代和新金融模式快速创新的结合带来了更加复杂的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市长助理黎东明强调,在寻求创新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金融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认为,在金融技术推广的初始阶段,将会给金融机构带来两方面的结构性变化。首先,在转型过程中,传统金融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金融技术的冲击,从而产生一定的迁移成本和风险。其次,金融技术本身将从金融、技术和信息三个维度对金融安全产生结构性影响。

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金融业不仅面临着金融技术带来的新风险,还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的重复传统风险。

探索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

近两年来,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发展监管科学技术,“以技术管理技术”,并将科技发展成果应用于金融监管。2017年,央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以加强监管技术的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参赞处副巡视员、国务院参赞处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少华认为,未来的行业监管主要是行为监管,行为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紧密结合。她建议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包括数据分析、行业合作规则和标准等。在立法层面,除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外,金融监管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指引。

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表示,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都需要符合金融供给方面结构改革的大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把握金融监管的规模,值得监管当局和行业研究人员探讨。

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据黎东明介绍,目前,海淀区正在积极研究运用“沙盒监管”等金融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加快安全技术创新发展,系统构建以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监管体系,提升识别、防范和化解跨行业、跨市场金融风险的能力。

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的多维保障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科技对金融业升级的助推作用不断增强。未来,全球金融的增长点和竞争点将是金融技术。

“我们需要回到为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问题上来,我们需要平衡和整合工业、金融和技术。”陈道富认为,从金融的角度来看,金融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只是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金融功能。金融的本质没有变,只是实现的方式变了。因此,金融安全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实现。有必要在新技术的创造中识别金融的对应物,运用金融风险管理的理念、思路和策略,借助金融技术的有效手段管理新的映射节点。

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很难平衡效率与安全、创新与风险的关系,尤其是在把握风险容忍度方面。

在开放的金融生态下,光大集团科技创新部总经理、光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璠建议,一方面要建立完整的治理体系,规范开放生态各方面的实施主体、监管权力、事故处理和消费。权利保护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相关的指导方针和标准,指导金融机构按照标准开放服务数据。此外,在数据安全体系方面,可以建立数据分类管理,定义不同的开放范围和开放权限,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纳入金融安全风险体系进行统一管理。

标题:用监管科技保障金融安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