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4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扶贫监督小组深入九宝乡磁沟村,对贫困家庭进行了下岗监督。进入阮堂的房子,一幅印有相关扶贫政策和“二维码”的图片贴在房子的中央墙上。主管拿出手机,用微信对准二维码,阮唐家的扶贫信息清晰显示。在仔细查看数据时,监管人员对隋棠夫妇说:“这非常清楚地表明,你们都是低收入贫困家庭,享受着光伏红利和其他几项扶贫政策。其中一人被聘为乡村清洁工。一年后,人均收入已超过6000元。”

“二维码”让扶贫可视化

监督者清理出来的信息是阮唐家贫困户的电子档案。

磁沟村村民小组第一书记邢鹏飞告诉记者:“村里每户贫困户都有唯一的二维码,实行一户一户。”你只需要用手机的‘扫’功能来了解贫困家庭。将卡信息存档。”

据了解,万全区建立了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为4225户贫困家庭的9091人建立了大数据电子档案,包括家庭信息、贫困状况、收支账户、救助措施等。有了自己的扶贫信息“二维码”,贫困户不用出门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扶贫档案,准确掌握扶贫动态信息,为更好地推进扶贫工作,使扶贫工作更加准确、便捷、高效提供依据。

“二维码”让扶贫可视化

据万全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二维码”的使用实现了扶贫工作的阳光化、公开化和可视化管理,消除了“看一眼水”和“看一眼花”的扶贫工作,使扶贫工作更加准确,保证了政策措施落实到人。同时,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还可以使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实现准确、快速、及时的数据采集和更新,方便掌握贫困户的变化。

“二维码”让扶贫可视化

贫困家庭可以在信息平台上看到贫困地区和乡镇的扶贫基本情况、救助措施、产业发展和最新扶贫政策。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也可以通过现场扫描和现场查询随时监督扶贫工作,使政策的执行更加公开透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温)

标题:“二维码”让扶贫可视化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