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0字,读完约4分钟
日前,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田国立指出,作为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秉承责任、开放共享的理念,从城乡融合共生的角度,搭建城乡对接、双向赋权、互利共赢的平台,以大场景、大关联、大服务助力农村振兴。田国立在他的论述中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场景”和“授权”,他的观点强调“城乡一体化”。
2018年底,笔者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资阳县的调查了解到,该县自2015年起成为建行的指定援助县。为了使移民的贫困人口能够流动、稳定、脱贫,使贫困人口就近就业,解决农村留守问题,安康市政府将毛绒玩具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安康市新的支柱产业,田国立亲自前往安康调研。确定了建行支持项目落地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当地政府提供了三年的免费工厂和能源,建行提供了相应的贷款支持。毛绒玩具的主要生产商很快进入了安康的资阳县,很快就超过了100家的规模,大量的贫困家庭被安置到当地就业。
资阳县建设银行的实践表明,场景与赋权相辅相成,同时支持农村振兴的角度也多种多样。例如,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本和重要物质基础,其完善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针对“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中国形成了金融优先担保、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但不同地区基础设施需求的内涵不同。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在乡镇,基础设施不仅是公路、电力和网络,还包括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投资。在欠发达的贵州,县际高速公路只是一项“任务”。因此,财政支持将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来确定。
又如,农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具体推进需要龙头企业。县域龙头企业一般可分为几种类型。一个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是熟悉的人脉、基础气和许多资源,但劣势是缺乏更广阔的视野和品牌及市场能力;另一个是“外国僧侣”。这些龙头企业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和市场能力,但缺乏本地联系和资源,这可能导致“水土不服”的问题。
这两个龙头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但需要相互融合。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往往有一把双刃剑的问题。笔者发现,长期以来,县域龙头企业是政府和银行支持的主体。然而,由于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经营面临很大困难,银行资金也面临很大风险。龙头企业的优势在于其规模发展能力,但在影响县域工业发展和银行资金安全的因素中,其经营成败占有很大的比重,不容忽视。
农村振兴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金融担保策略和实践也是不断完善和调整的体现。因此,从多种金融角度支持农村振兴意义重大。
首先,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金融的作用是多样化的。此外,在推进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分化问题,需要按需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农业保险创新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整个产业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农业保险创新将出现“被迫”局面,这对于完善金融支持农村振兴的策略和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金融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比重将发生动态变化,金融的本质与财富的流动直接相关。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关注并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金融的价值属性将会发生分化,金融支持农村振兴的重点将会更加明确。
第三,金融支持农村振兴绝不是解决融资问题的单一方法,而是直接影响到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金融服务的触角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而这种渗透式金融服务的基础仍然是“场景”。因此,致力于农村振兴的金融机构需要探索、发现和参与农村振兴的不同场景。
条条大路通罗马,金融支持农村振兴的蓝图需要不断绘制和修改。其根本衡量标准是产业是否繁荣,人民生活质量是否提高,环境是否改善,金融的助推作用是否积极正面。这些都是金融支持农村振兴的重要考虑。
标题:金融多角度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605.html